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王瑞霞

王瑞霞山东省平度市同和小学266700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通过学生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能力。而数学自学能力则是以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因素的一种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科学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地是靠自学得来的。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我们只强调教师领会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而忽视了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致使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效果欠佳,甚至造成了一些学生害怕数学、厌恶数学,适应不了数学的学习。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题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会学”,使其终身受益。

1.阅读方法指导。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均来自教材,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使得学生逐步形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风气,能充分调动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及知识结构,学会粗读和精读有关内容。对于教材新内容的章节预习,由于只要求在阅读时掌握所学知识的概貌,将教材内容在脑海中串联成线,了解知识的条理特点,故只需粗读。而对于教材中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的结构特点、性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则需反复阅读、体会、思考、记忆。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则需在阅读中加以对比,体会特点,增强记忆。对于有疑难的地方,则要做出标记,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这就需要精读。学生通过有目的的预习,能促使他们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在疑点、难点获得突破之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兴奋之情,从而在大脑中产生深刻的刺激,留下较深的印象。这样日积月累,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指导。教师在听课方面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听课、观察、思维和笔记之间的关系。听课和观察均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听清楚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的导入及形成,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听方法和知识的总结。

3.整理、归纳方法指导。当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之后,如果不整理,则不利于记忆储存,相近的知识概念还很容易混淆,不利于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在进行完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月、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应该让学生自己总结、梳理知识,归纳方法。数学中有不少概念、性质、公式很相似,极易混淆,把几个相似或相关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归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温故知新、相互弥补、加深理解,有助于学生主题思维意识的培养。

二、为学生提供探索与思考的空间

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要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同一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给学生留下用武之地。正如《教育学》提出的那样:“要谨慎地留下一点故意不讲的东西。”因为只有留下一点东西,学生才有探索与思考的材料、探索与思考的愿望和空间,他们的智能在这个空间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三、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知识经济呼唤人的合作与相容,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成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合作学习成了本次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变换传统的教学方式,经常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的机会,都能在合作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自身的价值。学生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用自己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接着我组织他们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其他学生不时地加以补充、提问。同学们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许多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当然,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过程,教学观念必然会引起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当然,影响教学的因素还有很多,教学观念只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理念都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观念,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真正地享受“快乐数学”,才是新课程的最终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