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浅议小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

刘天书

(渠县渠江镇第四小学渠县635200)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思想。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启发必须要依赖于对方的主动行为,只有当学生自身有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情怀,教师的启发才有实质意义可言。小学数学是一门生活科学,虽然填鸭式教学能够训练学生对各种知识和题型的记忆,但无法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无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更不用说预想实施启发式教学理念。因此,小学数学要成功践行启发教学,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数学原理和数学科学的动力,养成自主学习数学与合作探究数学的自觉习惯,必须彻底除去应试教育的阴影,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千方百计地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主动意念和精神,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自身素质构建的大事,是一件快乐动人的趣事。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本课学生应学会正确画三角形,明白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数学道理。如果教师将学生视为一个无限量的容器,视学生如牛般一味灌输能够自我进行反刍,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直接将怎么绘画三角形(三条边首尾两两相连)、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甚至直截了当地抛出日常所遇到的有关三角形三边性质的生活问题,以及如何解答等数学知识一脑子全部挥洒出来,那学生所感悟到的将是一场精彩的个人秀表演,自己却一无所知。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一步步启发学生认知,让学生有认知的欲望、有进取的信心,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和主动实验的热情,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产生认知矛盾。

二、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家庭对学生的早期教育较主重视。不同学生在接受小学教学之前,已经积累了部分与小学相关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单纯从课堂获得相关知识、技能不同,启发式教学可以借助于学生既得的认知结构进行积极启发教学。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笔者认为加强启发式教学与学生教学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够使我们的启发式教学具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与学生实际进行运用呢?首先,教师要能够切实从初学者的地位入手,通过与学生进行积极地沟通与交流进行学生既得数学经验把握。通过加强对学生既得数学经验的把握,有利于教师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之中进行更加灵活的把握。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采用启发式教学是不断丰富与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举措。一个好的教学结构是把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过程结合起来考虑而后形成的。教师毫不费力的觉察出来的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对于一个刚刚开始探索这个领域的学生来说,却可能是十分隐晦的。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站在初学者的地位来安排,否则,启发式教学便会陷入“启而不发”的僵局。

三、启发式教学的重点在于精准的点拨

小学的数学有较强的系统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原有知识的复习,提高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学习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数学问题的关键,实现对小学生有效启发和精准的点拨。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独立思考新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的系统结构。在小学生思考陷入困境的时候,教师要发挥点拨作用,使小学生的思路打开。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教师可通过指导“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的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让小学生自己通过验证来获得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点拨小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教师把握好课堂上的学习进程,适当巧妙地点拨,可以使小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和顺畅,也提高了小学生的活跃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不断设置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然后通过师生的讨论让小学生不断获得启发,最后他们自己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到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成为小学生的学习引导者,积极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小学生要进行创新思考,勇于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使他们都能够得到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

四、启发式教学应突出启发和创新

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积极性的表现,鼓励创造性思维,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对问题的主动探索。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小学生的思想状态,要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主动进取,激发小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而启发式教学能够将教师的教学安排与小学生的主动思考学习融合在一起,在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创新思维下,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仅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智力和沟通能力的训练,而且让他们更有兴趣地学习数学,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启发式教学体现出了师生互动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应当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课程特征,鲜活、灵动地进行启发式教学,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