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来润根基班风托起新希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文化引来润根基班风托起新希望

苏荣国

——班级文化内涵建设

苏荣国福建省德化第三实验小学362500

哲人说,人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风,而班风的形成要以校规校训为准绳,以宽容仁爱为宗旨,以文化熏陶为途径。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延伸与细化,班级文化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班风,班级文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文化还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班主任要把班级文化建设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并且长抓不懈,并适时调整,尽量让班级文化内涵建设丰盈,让学生在既严肃又温馨,既民主又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一、诵读经典,故事进班级

经典诵读,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从一年级到六年都硬性规定每周每学期诵读的内容。大多数学生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朗读、背诵,刚开始学生还读得津津有味,然而,反复读这些经典,久而久之,学生就厌倦了。因此,教师不仅仅要求学生去读去背,还要让学生根据经典中渗透的为人处世的标准来引领、检验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如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家里不听从家长的教导,班主任就要求学生用《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照自己的行为。有的学生发现别的同学虽然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远不如自己,便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同桌向他请教时,不但不乐意帮助,甚至瞧不起同桌,笔者便用“己有能,勿自私”来提醒他。教师用经典中具有教育学生当下行为的语句来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此外,要把经典的教育故事引进课堂。比如,语文课上,班主任老师挤出两三分钟,让学生讲经典的名人故事。既让学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

二、评选明星,榜样作动力

学校开展“每月之星”评比活动,这项活动可以激励学生,但是“每月之星”毕竟很少。有的学生表现很积极,因没有被评上,便会失去动力。于是,笔者要求被选上“每周之星”的学生要有更突出的表现。比如,让他完成一幅美术作品粘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上;或种一盆花放置教室墙脚,让教室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或让他检查、打扫班级的卫生包干区,时时处处让学生看得见他的优秀表现;让“阅读之星”为同学讲故事,讲自己的阅读经验,让他精彩的故事去打动同学的心,等等。让“明星”真正成为可以照亮孩子心灵的一颗明星。为了让班级亮起更多的星星,我每次让各小组去推举若干个“明星”候选人,“明星”候选人组成各个“明星小队”。“明星小队员”要对近来一个月的表现在班级作汇报,然后,通过班委会综合评定,再报送给学校。班委会要将明星的表现登记下来,展示在班级展示台上。教师要鼓励全班同学与“明星”竞赛,其他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保存起来,作为下一个月“每月之星”评比的材料,以便让“明星”与其他同学作比照。这样,让学生知道“明星”是一种荣誉称号,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大家都有可能达到“明星”的水平,“明星”只是代表自己的班级去亮相,即便自己没有被选上,仍然可以都得到同学的肯定和老师的赞赏。而被选上“每月之星”的学生,更要成为同学的榜样,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自己的荣誉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同学的支持。要为班级文化建设出谋献策,比如,每周更新黑板报,每周出一份手抄报,或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让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多阅读,多动手,多实践。

三、追求卓越,奋斗有目标

小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但一个班级能受到学校表扬的机会并不多。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创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班级可以不时举行各种竞赛,比如画画、陶艺、书法、朗读,让学生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同学,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给他定一个目标。学生有了奋斗目标,便会克制懒散的心理,见缝插针地挤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比如,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特别是记忆偏弱一些,但是他写字很工整。于是,我鼓励他每天书写一首故事或该背诵的课文片段带到班级来。让同学欣赏他的书法作品,同时,让他在同学的赞美声中诵读。这样既没有增加他的心理压力,又让他在多读多写中得到锻炼。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不跟同学比,就和自己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特长,看到自己的希望,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学生有了奋斗目标,班级的学习风气更好了,同学相处得也更加和谐了。

四、小错必究,纠错要及时

由于小学生好动,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偶尔犯一些小错误是很正常的。学生看到同学犯了错误,总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是小错误,或因为忙不过来便对学生的“小报告”置之不理。为了让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教师一旦知道学生有什么不良行为,便要及时处理,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言行,受到其他同学的监督,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有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同样,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三字经》、《弟子规》中可以找到检验的标准,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错误和改正的道理。

由于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经常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使学校的教育常常是事倍功半。倘若能将学习内容与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将会避免教育中的许多尴尬。诵读经典,是抓好班级文化内涵建设的一种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