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整合理念下的“科学日记”训练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基于跨学科整合理念下的“科学日记”训练策略

车玉仙

车玉仙柯岩街道柯岩中心小学312030

【摘要】科学小论文的写作一直是学生畏惧和厌烦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习作素材。把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和学生的日记写作相结合,进行学科整合,让学生来写科学日记能有效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帮助学生统一目标、科学观察,引导他们进行生形式多样、内容不限的日记记录,再加上持续有效奖励,让学生不再谈文色变。

【关键词】科学日记;学科整合;形式多样;内容拓展;有效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161-02

在科学教学中,写作虽不多,但每学期的科学小论文也总让学生仰天长叹.“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破铅笔头。”就是学生写科学论文时的无奈现象。究其原因,当然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习作素材。

因为我同时四年级兼任语文和科学两门学科。由此,我想到了把科学课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和学生的日记记录相结合,进行学科整合,让学生来写科学日记

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1目标在前,活动有起点

要让学生写科学日记,首先就要改变平常科学课的学习模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记录探究的结果,更要记录探究过程,还要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场景,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全方位掌握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课题研究开始之前,我就和学生进行了开诚布公地交流:四年级的科学课,我们将接受一个全新的挑战——写科学日记,你们就是第一批挑战者。让学生以“挑战者”的身份共同参与到这个研究计划中。老师和学生有了一个统一的“大目标”,研究计划的开展就了共同的起点。

2指导在侧,观察有重点

有了目标,就要开始行动。要写科学日记,就要对作为目标的科学实验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科学观察并不是人们对观察的一般理解,即不仅仅是“仔细地看”,而是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解决科学问题或验证科学假说。在每次实验之前,我都会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察指导为写科学日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科学观察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用合适的观察方法,尽可能多地观察到更多的信息,发现实验前后更多的差异点;二是观察后需对观察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对这些特征进行说明时,除了用文字进行定性说明外,还可以用画图、照片等进行说明。还可以充分利用科学课堂作业本中的活动记录表格,用数据来“说话”,让日记更具科学性;三是全面客观地记录。如实记录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什么现象,还要关注实验过程中自己的心理期待、同伴的表情变化以及一些小插曲。这样,学生的观察活动就能做到全面、客观、深刻,同时不缺趣味。

3形式多样,日记更美丽

通过对四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喜欢看图片而很少阅读文字;即便看了文字,对文字的理解也比较肤浅。由此我想到了科学日记的形式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日记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具体有以下几种:

(1)纯文字记录,如《春天里的落叶》用文字记录自己对香樟树叶的思考。

(2)文字与图表结合记录,如《豆芽成长日记》这篇日记用上表格和图画让实验过程更简洁,实验结论呈现更有条理。

(3)文字与图片结合记录,如《七色光》这篇日记,对实验过程中光的形态进行描绘,记录它们的变化过程,以增添日记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

纯文字记录文字与图表结合记录文字与图片结合记录

多种形式的选择,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也迎合了学生喜欢新鲜的写作心理,提高了他们的创作兴趣。

4内容拓展,精彩不限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课题研究之初,我选定了课本中的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活动作为科学日记的记录对象。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课内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于是我开放了科学日记的范围,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他们反而来劲了。

4.1生活“放大镜”,谁是火眼金睛?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大胆质疑,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问题,筛选提炼日记的题材。一学生发现客厅里只有水草没有鱼的鱼缸居然会冒泡泡,于是便有了一篇《会冒泡的鱼缸》。

4.2自然“大课堂”,有你想不到的秘密。

小学科学教育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自然环境,感受季节的变化,寻找大自然这个神奇“大课堂”里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春天里的落叶》就是陈艺芸发现的大自然的秘密。

4.3科学大挑战,你强我更强!

丰富多彩的科学比赛也是学生科学日记里精彩的一页。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展各类富有挑战的科学竞技比赛,如“科学趣味比赛”、“科学创意拓展比赛”等,这些有趣有味的比赛活动吸引了许多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这自然也成了他们科学日记的最好题材。《搭高塔》就是这样诞生的。

《会冒泡的鱼缸》《春天里的落叶》《搭高塔》

5激励在后,写作有劲头

没有舞台,就没有演员的精彩。学生的成长,也需要我们提供展示的舞台。

每周五中午为我们的科学日记的分享时间。日记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推荐出小组内优秀的科学日记进行全班展示。一段精彩的描写,一个新颖的选材,都让学生有机会走上讲台展示精彩。在交流之后,我还会把孩子们的“劳动成果”展示在教室后面专门开辟的优秀日记展区。我还发动家长把孩子满意的科学日记发到家长QQ群,微信群,让每一位家长都来关注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为他们加油点赞。

在跨学科整合理念下,将科学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与语文习作训练的日记记录进行整合,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指导策略,指导学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训练,使教学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益。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写科学日记的水平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科学成绩。

科学日记训练,让我和我的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路上多了喜悦和收获,多了充实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