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教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以情教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学

杜生智梁立芬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白乐镇中心学校杜生智梁立芬075700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新理念,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环境,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有效的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素质兴趣激发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要努力创设一种环境,即让学生公平竞争,个个都有表现机会,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不应以学习成绩来区分好学生、差学生,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情趣中积极努力地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重新认识和分析后进生,有的后进生并非后进,而是长短显明的“另才”生,我们当老师的不要不加分析地转化他们,而是具体地分析他们的优缺长短,帮助他们扬其长、补其短,特别是注意在扬长中补短,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切忌“训兽式”的转化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如一地贯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给予学生的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脑,让他能想;解放学生的手,让他能干;解放学生的眼,让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嘴,让他能讲;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能到大自然中去扩大视野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填满,不和家长联和起来在功课上夹攻学生,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发展个性特长,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运用教学手段,设置情境,以情激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把课文所表现的内容和情节通过各种手段展示,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授《白杨》一课时,我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自绘一幅茫茫大戈壁的图画,并在讲授过程中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看图进一步加深对“一望无际”自然气候,十分恶劣的大戈壁的感性认识。达到以境引入的目的,并为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赞扬白杨树那种不畏严寒,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为铺垫,当讲到大戈壁铁路出现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时,我将课前剪好的一行白杨树贴于图中,这样图文结合,使学生对白杨树那高大挺秀的身姿有了深刻印象,我借境寓情,以情激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一点(白杨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人都觉得好学愿学,增强信心,为深刻理解课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把握教材内容,巧设问题,以疑引趣。学生积极投入,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从重点问题人手,控制课堂上学习方向,在字、词、句、段、篇的难点处通过设疑质问,巧妙点拨,适当引导,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例如,学习《琥珀》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章结尾人手,提出“琥珀是什么样的?”学生把阅读重点自觉移至文尾,在了解琥珀的样子后,激起兴趣,调动起学生思维,学生很自然提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在教师引导下看课文,在逆向推理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正常顺序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引导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的思维趋于活泼,想象的翅膀也自由张开,所有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学知识中去,信心倍增。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加深了记忆,培养了自学的能力。

3、发挥主体作用,设计活动,以行导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竞争参与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学生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提高兴趣。例如在《詹天佑》一课中,“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历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果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仅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很难理解,因此,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要学生先画图,再顺势引导。一提画图,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思维就进入整装待发的状态。根据课文提示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规范的示意图,在关于“人”字形线路的教学中,我采取学生当火车的方法,让两个学生做车头,五个学生做车厢,表演在“人”字形线路上的推、拉和行进的方向,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会争着来做这个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也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参与意识。

三、陶冶情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情感是文章的主旨,“披文人情”充盈着丰富的情感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语文教学要克服“重分析,轻感悟”的弊端,反其道而行之,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每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带着教学工作的热爱,带着对孩子们的关心期望,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和品德教育,如教看图课文《三味书屋》、《“绿色的办公室”》、《艰苦的岁月》等课文,通过加强默读、自读、自悟,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再用课文理论知识和思想感情掌握后,建议他们把自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生活实践中去,学生知道了“鲁迅”、“列宁”等伟人是如何学习或工作的,他们当时环境又是如何恶劣,“小红军战士”多么渴望幸福生活,每个学生心理都激起小小的波澜,并以自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先辈们,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中,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与尝试,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每一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多方面探索教学途径,就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新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在兴趣的催化下,学生的潜能会被充分发掘出来,从而为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