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模式下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任职教育模式下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周英建

(四川成都611930)

摘要:任职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很有针对性,对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阐述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证实了项目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学效果很好。因此本文将对任职教育模式下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任职教育模式;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

前言:

任职教育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理论知识仅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综合运用。

一、任职教育模式下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1.1注重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

根据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将原来的教案改革为教学设计,并规范了教学设计的要素组成、组织架构,以及标准要求。教学设计从设计的角度进行构想和筹划,还对“学员如何学”进行通盘考虑。而且把重点放在构建教学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方法、步骤、手段和目标要求等进行全面设计,重视教员的主导作用,突出学员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具体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更符合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需要。

1.2目标引领的一体化教材。

充分调研学员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岗位任职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取和组织,打破了原学历教育中对知识的系统性和程序性的组织要求,按照“目标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具体任务为组织单元,形成了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材弱化了器件和电路的内部微观机理分析,注重其外特性,弱化定量计算,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实现了由理论教学为主向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化;以常用器件的测量和典型电路制作为具体的任务,使学员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形成操作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

1.3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实施

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每当演示实用电路时,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采用较为先进的EDA技术,从工程角度出发促使学生了解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实验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在演示电路后学生知道他们学完后就能把这些电路做出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科研意识,使理论与设计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接近工程实际的课题,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非常有用,这能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独创性,学生们会表现得非常的兴奋,这时要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思考、探索和想象,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努力学习制作对应的功能电路,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会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进而建立有关概念,训练学生工程应用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创新制作能力的目的。

1.4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传统板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电路图示多、实践性强、分析和设计手段新等特点。课程组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电子教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板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1.5利用仿真技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受实验设备、器材的限制,实践教学无法在课堂上正常进行,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Multisim10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训练工具,是能够代替电子实验室中多种传统仪器的虚拟电子实验室。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一边讲解理论内容,一边通过Multisim10软件仿真向学生仿真电路功能,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解决了实验条件不足的困难。利用仿真软件构建虚拟实验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电路设计和分析的方法技术,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1.6利用网络技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

在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背景下,课程组教师采取研制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基于校园网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内容包括课程信息、学习指导、电子教案、例题精解、练习思考、测试园地、教学讨论区、资料下载等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课程组教师组织网上教学和讨论、课外辅导和答疑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手段,为开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提供了平台。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框架内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程组教师要力图做到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1.7总结阶段

1.7.1教员对教学效果的总结

通过练习、阶段考核等形式,检查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从而改进教法。

1.7.2学员对知识技能的总结

总结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反思实践操作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借助能反复拆装、不断变化的实训设备,以动手操作为载体,学习知识、技术和技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员在“做”中教,学员在“做”中学,以此发挥学员各自的长处,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任职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学员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实施任职教育模式的效果

2.1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针对每个项目需要的知识展开教学,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完理论知识后,马上动手实践,一方面学有所用,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并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2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讲授法教学,理论课时几乎是浪费的,大部分学生根本学不进,学时越长,学生越厌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告一段落,安排实践操作时,学生又感觉没有理论做指导无从下手。

2.3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采用任职教育模式,将PLC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与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项目,学生面对的不是一本厚厚的书,而是几个项目活动.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信心。

2.4对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一体化教材内容,不但适应了四步阶梯式教学组训模式,同时紧贴实际,紧贴装备应用。教材中很多电路都是实际武器装备中的小电路、子电路,同时打破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系统性,实现有针对性授课,即专业课需要什么知识,我们就重点讲授什么知识,真正做到了为专业课打基础,为专业课服务。后续专业课教员认为与改革前相比,学员的基础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电路的测量和识别分析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结束语:

任职教育模式让学生可以得到了自主学习的锻炼。因此继续改革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对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是有益无害的。因此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可以使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得到学员的认可,在后续专业课程中,任课教员也会给予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王革思,赵旦峰,张朝柱,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5).

作者简介:

周英建男,身份证号:51018219800305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