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和维修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汽车运用和维修有效性研究

繆显庆

(四川省会理县第一职业中学四川凉山615100)

【摘要】汽车不仅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产业,而且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而不断发展,一种高水平和高效率的汽车运用和维修不仅可以保障汽车安全行驶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汽车使用成本,进而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从汽车行驶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些故障,从工具、人才、技术、资源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以期推动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汽车运用和维修演变工具人才信息资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1-0085-02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式被广泛运用,促使汽车工业成为一种汇集多种尖端科技的产品。而汽车运用和维修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依靠眼睛、耳朵和动手的一种方式,而是运用众多新知识和新成果的一个过程。伴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汽车运用和维修日益呈现科技化,一些新理念和新策略层出不穷。促使汽车运用和维修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

一、汽车运用和维修的演变

汽车工业发展到现代,已经不再是一种单存的机械堆砌物,也由最初的代步工具向高科技进行转变,尤其是那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促使汽车科技化水平迅速提高。比如: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自动空调、电子悬挂、自动巡航和防盗系统等等,这些都由那些精细电子组成和控制,可以全面和准确记录一些故障,进而有助于我们全面和准确寻找故障的原因和进行快速解决。

二、汽车运用和维修工具科技化

汽车检查和维修设备的发展和进步,导致汽车维修技术和维修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维修工具从一些简单的器材逐步发展和进步,在工具数量和质量上变化显著并且作用日趋凸显,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和多功能化进行转变,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以来,一些欧美国家先进的汽车运用和维修器材和设备输入我国,原本那些闻所未闻和见所未见的维修设备已经被我们熟练运用,而这些维修器材和设备原本就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产品,为了又快又好掌握这些器材和设备,我们骑车维修人员需要进行全方位和立体化培训,在维修过程中充分研究、不断实践和善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精准把握这些器材和设备内涵进而熟练运用,进一步推动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凸显科技化。

三、汽车运用和维修人才专业化

在传统汽车运用和维修过程中,一些维修人员文化水平低、理论水平不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层次不齐,在培训方式上往往采取师傅教导徒弟这一单一方式,进而很难提高徒弟的外语水平、电子运用等现代化维修人才队伍。伴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汽车运用和维修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以外还应促使自身不断掌握和运用一些科技成果,进而达到熟练操作汽车运用和维修器材和设备,此外,汽车毕竟发源于外国,一些新颖理念、新成果和新方式还尚未流传到我国,为此,我们汽车运用和维修人员要抽出一定时间和精力用于外语学习,进而熟练看懂一些器材和设备的外语介绍,充分利用互联网触及一些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最前沿的理论和成果,对于在运用和维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细致观察、独立分析和快速解决,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和优质服务回报广大汽车用户。此外,除了在一些技校学习以外,我们汽车运用和维修人员还要充分参加一些高水平的专业研讨会,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丰富理论知识、革新运用和维修理念和不断丰富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此外,许多欧美国家技校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考核标准可以显著提高汽车运用和维修人员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提高教学水平。

四、汽车运用和维修要融于信息资源

尽管信息资源发展受到诸多条件制约,信息资源在汽车运用和维修过程中问题众多,然而,现代社会毕竟是个信息社会,这也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是任何力量所不能抵挡的,此外,信息资源已经走进各个领域,当然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也不能置身事外,而作者认为:信息资源和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整合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信息技术和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有效整合可以促使我们专业人员获得第一手资料,节省查找故障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进一步解决资源和提高效率。此外伴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一些可以熟练操作电脑的人员走进汽车运用和维修队伍,为这个产业注入生机活力,这些人才理念新颖、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和求知欲强,可以促使一些新技术和新成果运用到这个产业,进一步完善这个产业知识构造。此外,电脑运用到汽车运用和维护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电脑价格不断降低、电脑组成和使用技术日趋成熟、高等院校一些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毕业生走进这个行业,为这个行业带来人才基础。

言而总之:以上四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体会,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和认识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同仁不吝指教,

参考文献:

1王菊贞;;浅谈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7年12期

2张进;;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3期

3郑金顺;;汽车维修的质量评价研究[J];科技风;2009年07期

4李慧;;浅谈汽车维修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4期

5张进;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陈欣;;维修技术更新实例[J];世界汽车;199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