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课文插图,优化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3

运用课文插图,优化阅读教学

洪高珍

浙江省青田县腊口铁资中学教育集团石帆校区323913

摘要: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一些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这一些课文插图是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对这一些课文插图进行有效运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理解、拓展阅读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插图运用

《语文课程课标》中指出,教师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时要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予以重视,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往往都很喜欢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甚至会高过文本方面的关注程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插图进行充分利用,以此优化他们的文本阅读。

一、运用课文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具有较差的学习持久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对他们的兴趣进行激发,为他们创设一个有趣的语文学习世界。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够得到有效激发。

1.运用插图,创境引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课堂导入设计得好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唤起,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乌申斯基说过:“儿童的思考是依靠触觉、声音、色彩、形象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插图来创境引读。

例如,在对四年级下册《尊严》这一课展开教学时,我是这样利用教材插图进行创境引入的。首先,将课文里面的插图展示给学生,接着问道:“大家好好看一下,看哪位同学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大家能够发现什么?”学生在观察之后知道了插图里面包含了一位年轻人和一个老人的对话,以及背景中一群专注着吃的人。我又问道:“通过观察这幅图,大家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学生再一次仔细观察插图,然后质疑:“插图里面的年轻人和老人分别是谁呢?面对盘子里的美食,年轻人为什么摆手呢?”我趁势进行介绍,然后将课题引出来:“拒绝美食,特别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这节课大家来一起走进《尊严》,感受‘尊严’的魅力。”

以上案例中,通过插图创境来进行导入,不但让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得以拉近,还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为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2.运用插图,以趣促读。

小学生阅读过程中会涉及到复杂的心理变化,它不但是认知活动,还涉及了其他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情绪等,这些都会影响阅读效果。基于插图辅助,可以让学生尽快的进入情境,达到以趣促读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时,我首先将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呈现给学生,这两幅插图有效地反映出了桂林的山美和水美,在学生进行欣赏以后,我这样引入:“同学们,桂林的山和水都非常美。那么,作者在这一篇课文中是怎么描写桂林的山美和水美的呢?请你们打开课文读一读。”

这样,通过课文插图将桂林山水之美呈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直观化感知桂林的山水之美,可以让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激发了他们的读书兴趣,从原来的“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

二、运用课文插图,促进阅读理解

小学生的认知偏向形象化,他们通常对直观形象的事物观察更为敏锐。所以,教材编者在课文里面都插入了图片,进而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解。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紧紧围绕教材插图,基于学生认知和文本特质来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理解,进而让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得到提升。

1.插图再现,突出阅读重点。

课文里面所包含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将课文的精华展现了出来,将课文的重难点勾勒了出来,让文字描述的不足之处得以弥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语言嵌入到插图里面,让学生通过插图来对课文进行理解,使他们能够跟上作者的思路,对作者的表达策略和描述手法进行领悟,进而让课文的重难点得以突破。

例如,在《荷花》这一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对白荷花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荷花图。特点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简写的形式让课文更具有了意境性。这一篇课文的插图描绘的是一朵“大圆盘”式的荷花,教学中,我借助这一幅插图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学们,作者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写道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看看这一朵很美,那一朵也很美。可是图中只有画了一朵荷花,其它的荷花你能画出来吗?”在我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个个拿出彩色笔来在插图上画了起来,并且,在画的过程中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了深入品读,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突出了阅读重点。

2.图文结合,促进理解赏析。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画面和色彩比较敏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策略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理解赏析。

例如,在对《山行》这一首诗展开教学时,一位教师先将插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描述观察到的东西。学生们都兴致高涨。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山上幽静的小路;有的学生说,红枫叶让我们看到了秋色;还有的学生说,有辆车停在山腰,说明诗人在那里享受美景……通过观察和交流,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学生熟悉了插图,然后教师再对诗句进行逐句讲解,这样便让学生心中的画面和文字关联了起来,加深了他们对诗篇的理解,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让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3.插图赏析,走进文本意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融入进来,进而更好的对课文意境进行感受,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体裁,教师要对课文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的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在插图赏析中走进文本意境。

例如,在对《唯一的听众》这一课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课文插图展示给学生:早上,一位老人坐在树林的椅子上面,享受着清晨的宁静与美好,温暖的阳光,动听的鸟语,真美丽啊!这个时候,一阵阵非常难听的小提琴声打破和清晨的美好。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位老人,你会如何做?猜想一下老人会如何做?看一下插图,通过观察图片人物的表情能猜想到什么?现在大家一块去课文里面找寻答案吧。”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赏析,同时与学生一块对图片的宁静和美好进行感受,让学生体悟其中的美好意境。并且,学生非常急切的想要知道老人的做法,这便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课文内容来为自己解惑,进而深入的对课文进行理解。

4.插图推进,引发阅读想象。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这不但可以让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训练,还可以让他们的观察方法进行积累。另外,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可以结合个人生活和已有认知,并基于图片进行想象,让文本内涵得到丰富,让文本的意境得到释放,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

例如,在《穷人》这一篇课文的结尾写道:“桑娜拉开了帐子”。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是怎么样的情况呢?这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请大家仔细观察插图中桑娜和渔夫这两个人的表情以及动作。在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他们两个人会说一些什么?做一些什么?”这样,在插图的辅助下,学生的想象就有一定的方向性,从而在想象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化理解。

可见,通过插图让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得以拉近,学生便能够深入的理解文本,这样不但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了文本和主题思想,还使他们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拓展,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激活,并使他们的赏析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运用课文插图,拓展阅读空间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以此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内容及阅读思维。

1.运用插图,拓展阅读内容。

编者在设计小学语文课本教材的主题时是基于单元来进行的,如亲情、友情、生活、科学、神话传说等,这样,就让教师的主题阅读教学有了材料和思路。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涉及的主题为“感受生活”,完成这一单元的学习后,学生都好像还沉浸在童年的美好之中,此时,教师可以把这一单元中的插图一起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这一些插图对“感受生活”这一主题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然后,再给学生出示《淘气包马小跳》和《窗边的小豆豆》这一些绘本的封面,引导学生与课文插图进行对比,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又会再一次强化“感受生活”这一主题,从而引导他们在课后开展主题拓展阅读。在主题阅读活动的帮助下,不但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使他们的业余生活得到了丰富,并使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得到了增加。

在“感受生活”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兴致高昂。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运用插图,拓展阅读思维。

课文里面所包含的插图不但具有美感,还可以将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在对课文里面的插图进行利用时,要让学生基于课文内容来进行想象,对插图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明白插图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活插图,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听闻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时,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而出的一首七律诗。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诗句包含的情感进行理解呢?这首诗的插图与诗中的“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够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成为理解情感的良好资源。教材中的插图描绘了杜甫用衣襟拭泪,似是悲伤的样子,他的妻子正在说着什么。此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来思考:“杜甫为何落泪?他们夫妻之间进行了什么样的对话?大家好好想一下,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和同学之间进行分享。”

在插图的帮助下学生组织出了一段段语言,这是他们思维的精华,同时也是课文的延伸,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了升华。

总而言之,通过插图的合理使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同时插图能让课文的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延伸,让课文变得“丰满”起来,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对插图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插图来引导学生展开更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科学性与适切性研究——以人教版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7,(01)。

[2]刘洋洋小学语文教材插图运用现状及建议[J].课程教学研究,2017,(01)。

[3]黄先政小学语文教材性别启蒙教育利弊分析与辩证利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04)。

[4]何致文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关系科学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