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人际交往语言文化差异原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浅析中西方人际交往语言文化差异原因

张蕾妍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显得日益重要,因而可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地域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其中,了解人际交往文化差异,小则对个人学习西方文化礼仪、处理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大则有利于中西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然而造成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差异的因素繁杂,本文试从中西方传统观念差异、社会认知体系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三方面着手分析造成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差异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差异原因

一、传统观念差异

中西方地域文化的差异带来的是数千年来中西传统观念上的迥异。西方生活在地中海沿岸,沿海环境恶劣,令人捉摸不定,地势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但适合于航海,而航海意味着要面对喜怒无常的狂暴大海,人的生存便建立在与大海的搏斗,与自然的搏斗。人们开始相信人的力量,希望凭借人的力量征服狂风骇浪,征服自然,因而“天人分离”、“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逐步形成,驾驭海洋,征服自然的冒险、独立、竞争精神深入人心,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人,以理性认识规律,这就是西方理性的源泉。西方社会早期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也很重,但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推行人文主义,把人看作世界的主人、命运的主人,这极大地推动了个人进取精神。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也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美国个人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产物,是身份平等的结果,是对贵族等级制度的否定和超越。”[1]在19世纪,自由平等观念已经渗透到美国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2]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起源,然而优秀希腊文明的缔造者并非希腊本土人,而是迁徙而来的多民族,多民族的聚合就要摆脱各个民族特色,形成自己的理性,所以相比于中国人际交往文化,西方更加注重理性而非情感。

而中国生活在长江黄河之滨,内陆幅员辽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丰富的环境资源和稳定的气候条件为农耕文明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而华夏民族世世代代居住于此,从事农耕,土地代代相传,农耕的手艺代代相传,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强化。中国人从事农业生产,必然依赖自然环境,讲究“天人合一”、“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人”。中国既然信奉天人合一,相信万事万物便冥冥之中各有造化,所以只能讲究情感而非理性。儒家思想对中国人际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人际交往文化无不打着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孔子说:“仁者,人也”,“礼之用,和为贵”,“人无信不利”,“不知礼,无以立”,他主张的仁爱思想、人和思想、信义思想、礼仪思想等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最高道德原则和人格理想,[3]仁爱思想要求人们做到庄重、宽厚、实信、节俭、谦逊、和谐;人和思想遵循的是“和为贵”的人际交往原则;信义思想即言行一致的处事原则;礼仪思想则为人们的言行举止立下规范,这便无形之中成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君子之交的态度和准则。也为中国“人情社会”的逐渐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认知体系差异

人生活在三个庞大的世界中:客观世界、认知世界、语言世界。认知世界是贯通语言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媒介和桥梁,人们都是按一定的认知方式认识世界,认知方式是主体反映客体相对稳定的形式,它是某一文化类型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认知方式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认知主体按照自身的特定需要与目的,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的思维活动方式或模式,反映认知主体、认知过程间关系的一种稳定、定型化的认知结构。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认知方式。正是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语言差异、客观环境差异,才促成了不同的认知体系。然而反过来,不同的认知体系又造成了不同社会人际交往文化的差异。那么,中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因此,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的认知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认知体系的差异。

首先,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认知开源不同。汉民族封闭自足的环境形成了“整体统一”的意识。这与之后所形成的人际交往集体主义模式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哲学认知发端于人论哲学,中国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及其蕴含的认知方式,是中国学术思想及其认知方式演变长河中的开源。西方游牧民族形成并发展了扩张性、冒险性的性格。没有形成那种“大一统”的“王权神授”的政治。这与西方人际交往文化中的独立性和竞争态度息息相关。

其次,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认知内容不同。中国思潮和哲学认知一开始就注重人与人的关系,甚至把自然现象人格化、伦理化,形成了以儒教经学为主体的政治伦理哲学。西欧在古希腊自然哲学雏形基础上成长起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注重人同自然的关系,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作为独立的重大课题,具有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倾向。

最后,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认知方法不同。不同主观原因、不同认知结果、不同思考重心,形成不同思考中心与致思趋向。中国语言哲学不是强调主客符合而是主体间的相契交流。语言交流尊重的是伦理的“礼”,而不是认识论中真理的“理”。认知方式的重心和运思的特征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注重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因而中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强调便可从人际交往文化中的人情社会文化可见一斑。而西欧传统认知方式的重心是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注重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性客观角度对主客相符的强调更可见于西方人际交往文化之中公私分明、清晰明确的人际关系。

三、思维导向差异

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的差异也来源于不同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观念、认知体系的影响,中西方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具体差异体现在离心思维方式与向心思维方式间的差异,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间的差异。

一方面,整体思维是中国人际交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集体主义在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古代中国地处封闭内陆,由于自然屏障阻隔,交通不便,对世界的认识比较片面,甚至夜郎自大,自诩泱泱大国。中国人便习惯于把国家看作整体,崇尚集体主义。然而在西方,基督教认为这个世界之所以是真实有意义的,是因为上帝创造了它;人类之所以是特殊的生物,是因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赋予了他们思想,这一观点为西方人际交往文化中个性主义的个体思维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离心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的向心式思维方式。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中国人往往很少在意自己小集体之外的人和事,这种离心式的思维方式与佛教一直提倡的“自救”是有一定渊源的。佛教认为人性本善,而痛苦、磨难都是因在俗世沾染了恶,引起妄念、贪欲所受的惩罚;救赎只能靠自己,只有当明白人所受的苦难全为自身招致,做到断灭欲念,方能解脱。这种强调自修和自我完善的宗教文化渗透到人际交往文化中去就变成中国人只关注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小集体中的人和事。然而西方基督教与之相反,极力宣扬集体敬拜,认为这才是领会神的意旨的最好方式。因为基督教认为人与人之间在灵命上是关联的,个人不可能孤立存在。离开敬拜团体,与其他信徒缺乏交通,灵命会逐渐减弱。尽管天父与人的关系是以个体为单位,但靠单独的个人敬拜是不能正确领会神的意旨的。[4]所以,西方人便具有很强的参与社会的意识。

四、结语

经过分析中西方传统观念差异、社会认知体系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差异,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便一目了然。了解原因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西方人际交往文化,还可以为处理今后的人际关系提供理论基础,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顾平中西方传统伦理观念的差异对英汉称谓语的影响[J].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3]韩运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人际关系的影响[J].内肛科技,2009,(8)。

[4]张琳琳丁萌中西方思维差异及文化根源浅析[J].理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