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浅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比喻浅议

陈春花

陈春花贵州省盘县滑石乡中学553500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其中很有道理,因为说话要动听,文章要耐看,才能起作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是十分中肯的意见。一部《论语》,不但是孔门的思想和学问所在,其语言之精练、优美和含蓄,也是古代文章的典范。

就现在来讲,要使文章添色,方法当然是很多的,诸如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等等。这其中比喻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修辞,翻开初中语文第一册(P230页),对比喻的论述是:“比喻一般是用具体比抽象,浅显比深奥。因此,用比喻来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浅显、易于理解。”这诚然是不错的,但学生操作起来,却往往有点不得要领,作文中的比喻淡极无味。本文拟就比喻这一特定修辞手法浅谈自己的一管之窥,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平时语文教学时,纵观学生习作,写心情激动,“心潮翻滚像大海的波涛”;写时光流逝,“如飞驰的列车”;写地势平坦,“如平静的湖面”;写环境安静,“就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写夜色低垂,“大地如被一块幕布罩了下来”;写脸色红润,“像一个熟透的苹果”,凡此种种。造成这一类现象的原因,皆在于我们用比喻引导学生时,进入了一个设喻的误区,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就教材之说照本宣科,而没有从根本上向学生讲清比喻具体使用时理应注意到的精微之处。

比喻,就其实质来讲是一种联想。就作者来说,是从抽象联想到具体;从读者来说,是从具体联想到抽象。套用已有的术语来分类:一是“近取譬”。所谓“近”即是近距离联想,着眼于本体与喻体外形外貌的相似,其实没有多大的审美价值,因为这种联想,人们一般司空见惯,或立马就能想到。各种写作教科书与各类作文指导读物,都会谈到比喻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因而人们一般容易产生错觉,似乎是用了比喻,便大功告成、万事大吉——语言已经“生动形象”起来了。实质不然,以上所举事例,都是“近取譬”的弊端。老实说,它们根本引不起我们的阅读兴趣,更何况感动之类了。另一种是“远取譬”,即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正因为两事物“不伦不类”而属远距离联想,粗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却能从这类事物中找出它们相关联之处来,让阅读者感觉涣然地新,而使作文的语言焕发出奕奕神采。有位作家(原谅我一时记不起他的名字)曾举例说,形容某人脖子细长时,用小树干好不好?如能说他的脖子细得像鸡脖,想必既奇特又形象。鲁迅先生当然是运用语言的高手,他形容杨二嫂“画图用的两脚规”使我们记忆犹新;还有如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契珂夫的“装在套子里面的人”。乍看起来,这几组比喻,“脖子”和“鸡腿”,“杨二嫂”与“两脚规”,“泡茶叶”现“小团月”,“穿衣服”与“套子”,根本就是两码事,但在这里却被作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造成了表面的“反常”、实质的“合道”,让人们不得不承认他们运用比喻的高明。

最让我佩服的是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先生的一个比喻,在他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里有个曾家喻户晓的人物“三仙姑”,此人年经已老,脸上皱纹横陈,却好打扮——往脸上擦脂摸粉,想使脸部肤色变得白皙来掩盖脸上的皱纹,赵树理对她的相貌进行了十分精彩传神而又笔致幽默的描写:“好像驴粪蛋上下了一层白霜”。

比喻在写作文中我们须知其运用,但如何来培养这种能力呢?首先在于“灵感说”,所谓“灵感”,虽然说在于潜意识的酝酿,多少也会有机会的成份,在具体写作中,我们也不排除创作时的“灵光一现”,一个好比喻的涌现,固然大半凭人力,有时也须碰机会。其次在于丰富的知识积累。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关联、相沟通的,古诗云“用笔不灵看燕飞,行文无序赏花开”,说的是“燕飞”与书法、“花开”与作文之间的相通关系。日常兴趣广博,涉猎众多,用时才能左右逢源、佳句迭出。再次要借助创造性联想,它当然不是一种简单的再现,而是指把概括归纳出来的各个成份,跨越“时空的隧道”,通过写作者的“巧思妙连”,实现新旧形象的成功对接。这种所创造的形象往往孕育着新奇的感觉,具有浓烈的感染力。一篇文章或一些描写,也许借助几个优美的比喻,便会使文章盘活,使描写生色,让人印象鲜明深刻。

最后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学会在文章中使用比喻,要服从主题的需要、刻画人物的需要,切不可为比喻而喻,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