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催化剂",激发职高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添加"催化剂",激发职高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郑海丽

郑海丽(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职高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英语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不强、信心缺乏、恒心与毅力不足、对英语缺乏兴趣等不利因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职高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在教学中添加点"催化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关系CAI游戏竞赛模拟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2)04-046-02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入校时分数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没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厌烦并放弃英语,视上英语课简直为"受罪"或"煎熬"。种种情况使我们的教学难以开展,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为何职高英语教学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呢?很显然,这跟他们的初中英语基础不扎实有关。就我校学生而言,我曾经对自己现在所任教的2个班级(电脑专业)学生的中考英语入学成绩做过一番调查,结果发现全班40个学生考60分以上的只占了3个,大部分学生为30-40分,甚至有些只有10-20分(满分120分)。另外,职高生还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差、学习能力不强、思想素质偏低、缺乏恒心与毅力等不足之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一方面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抓好课前预习--积极上课--归纳总结--及时复习--课后读写这几个环节的同时,给英语课添加"催化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催化剂之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职高生在初中学习生涯中,往往是老师们的"弃儿",很少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欣赏、赞美和鼓励。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学生与教师关系融洽,喜欢任课教师就会爱屋及乌,也往往会喜欢上这门学科。刻板、不苟言笑、缺乏亲和力、处世不公的老师是没有学生缘的。缺少学生缘,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催化"融洽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我力求每一节课都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走进课堂,用亲切、自然、得体的语言开展教学,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每一点积极因素,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给予肯定。在课堂上,我在讲授知识时,联系实际、旁征博引、循循善诱,特别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加呵护。我用教师的爱开启学生的心扉,温暖学生的心灵。教师的人格魅力使他们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学生在我的课上身心愉快、勤于动脑,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他们由"喜欢我"进而喜欢英语课。这个催化剂的使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成功地打下了基础。

催化剂之二:应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有关数据表明:一个人认识一棵树,通过听觉需2.8秒,通过线条、图画需1.5秒,而通过彩色照片则只需0.8秒。因此,传输的信息越接近原形,信息传送得越快。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知识可记住25%,通过听觉可记住15%,而视、听结合可记住65%。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所以我在上每节课时,都尽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视听结合的模拟英语环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充分刺激学生进行模拟交际,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CAI有容量大,趣味强,快捷高效等特点,利用CAI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催化剂之三:穿插游戏、竞赛,活跃课堂气氛。

职高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但他们意志薄弱,易受外界影响,学习上往往只凭一时的兴趣和好恶,忽冷忽热,一曝十寒。特别是对于职校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一堂45分钟的课,很难精力集中听完整。我抓住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和竞赛中慢慢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如在教授了新单词之后,有的学生容易忘记,或者发音不标准,这个时候我就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如Passthecard(传卡片)、Dotheaction(听音做动作)、Findyourfriend(找朋友)、Guesswhat'smissing?(猜猜什么不见了)等。同时我经常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竞赛。如:每组同学依次到黑板上写带有某字母的单词,看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最多,即为优胜小组。学生好胜心强,谁也不愿自己的小组失败,所以就会主动而积极地背单词、争第一。又如,在布置学生背课文时,我经常把课文化整为零,即精选出课文中好的句子,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竞赛,一组背诵,另一组检查并在黑板上记录对方出现的错误。在实行竞赛的基础之上,对优胜组或个人进行小小的奖励,这样就更进一步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说不定,还会掀起一阵儿学习英语的热潮呢。

在游戏和竞赛中,学生通过多听、多说、多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往往到了游戏环节,个别无心听讲的学生也打起精神来了,加入到了紧张的游戏竞争中,这个时候,我就会给他们机会,说错了就予以纠正,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已经学会了新知识,同学们也不再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实现了寓教于乐的英语课堂教学。

催化剂之四:模拟情境表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英语课作为一种语言课,在没有真实语言环境的课堂上,有时候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没有新鲜的东西去刺激他们,时间久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自然就会逐渐变淡或消失。语言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在上课时,创设一个有效可行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进行对话操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编故事、学唱英文歌曲、编短剧、作对话、分角色表演、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活动。比如,这个学期在上Unit9Shopping时,我就让学生带来了本课所学单词的实物,在课堂中创设"shop"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话,有的表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操练买东西时的用语以及单词。为了使自己的表演更加出色,学生们兴致高昂,积极锻炼,无形中记忆了许多的单词、短语和句型,使自己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满足表现欲,为提高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职高英语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等目的。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和卓有成效的教学环节,不仅能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些新颖别致、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学得轻松、愉快。学生一改往日把英语当成负担的状况,在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动口、动手又动脑,充分地显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这一特色和优越性。保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使老师与学生的"反应"加速,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催化剂"的使用实在是妙不可言哪!

参考文献:

1.杨连瑞"英语教学论"(山东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版。

3、燕国材、马加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