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赖志群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中心小学528415

摘要: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营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班级生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机制,形成爱学、乐学的氛围,并让师生成为这种氛围的主体者、建设者,成为这种氛围的提高者、受益者,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班级文化新课程教育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化班级文化的外层文化——班级物质文化

1.设计墙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充分发挥班级四周墙饰的作用,让墙壁说话。我会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专门组织了“我为班级布置献一计”讨论会,同学们纷纷出谋划策,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大家商议,决定墙饰的布置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我们班级的“全家福”,这是我们班级全体同学的合照,还有同学们的生活照,大家轮换着把自己的精彩瞬间与人分享;“小荷尖尖”栏目中,主要展示同学们美丽的画儿和工整漂亮的作业;“搜集园”中有古诗、名言警句、科普知识……常常更新。“我服务,我快乐”是卫生值日登记表,哪个组把教室打扫得干净,就可以得到一朵鲜艳的红花;“光荣榜”不必多介绍,自然是贴奖状的地方!这使教室四壁生辉,更重要的是古诗、名言警句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陶冶作用,奖状、锦旗是一种荣誉,学生经常注目,会产生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责任感。

2.建好图书角。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小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看的书和杂志贡献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奉献精神,又是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如我班开展了争做图书角的“主持人”,争做图书角的“热心读者”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征文比赛和交流会,引导学生与好书交友,与伟人对话;这些举措,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源”作用。

3.办好黑板报。墙报的设计做到不流于形式,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时时处于文化与知识的熏陶之中,教育效果自然提高。更主要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我仅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每期出黑板报时,我都能看到学生那份认真,那份分工合作的精神。在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优化了班级育人环境,推动了班级文化建设。

4.绿化和生态角。在教室的一角放置几盆绿色植物能够调节教室的气氛。绿色还能给人的视觉以抚慰,使人宁静,让人消除身心乃至视觉的疲劳。可以在教室的窗台、卫生角放置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使教室生机盎然。为营造这种绿化美,可让学生负责定期浇水和更换盆景,不仅使教室做到常绿常新,还培养了学生的现代生态道德意识。为推进“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动员和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绿化校园、美化环境,营造人人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

5.卫生角。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保持教室整洁尤为重要。在教室后面开辟一个卫生角,每天由值日生将卫生工具正确摆放,做到整洁,有序;在卫生角中贴上了“保持教室卫生,从小事做起”的标语,促使同学们形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识。同时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健康小知识,贴于卫生角,并定期根据季节更换,使每位同学都能够及时了解到健康知识,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由于我长期注重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美化了教室的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

二、开发班级文化的中层文化——班级制度文化

1.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制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如何,要看班级制度能否被班级成员所接受。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规章制度的作用,使制度得到认可,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2.主任放权,学生自主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改变传统的封闭型班级管理体制,适当下放权力,让学生“练习”,建立开放、民主、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健全“队干部”、“班干部”机构的同时,设有“值日小标兵”、“卫生小天使”、“教室小保安”、“图书管理员”、“课间常规督导员”、“学习小导师”等班级管理岗位,创设机会尽量使多数学生以各种角色活跃于班集体管理的位置上,并定期竞选轮岗。在多元多向的竞争中,把我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意识行为,变“别人要我干”为“我必须这样做”。

三、强化班级文化的内层文化——班级精神文化

1.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班级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应只是简单生硬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是充满师生平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为依赖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个性、自尊心,用“平视的眼光”对待每位学生,用理解和宽容、欣赏和赞许的心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开启学生的心灵。有不足,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有求助,敢于向学生说谢谢;有隐私,敢于为学生保密……我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不仅能按我的要求去做,而且心服口服。实践证明,教师把自己融入孩子当中,同孩子们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能倾听到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老师的关心、呵护,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寄托,情感得到倾诉,因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说真话、掏真劲,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把事情做好。

2.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是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我在班里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开导优等生做后进生的好朋友,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组成“对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使知识私有、保守学习秘密等不良风气被团结向上、友爱互助的新型同学关系所取代。我还立足学生实际,组织学生欣赏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知名影片:《淘气包——马小跳》、《蓝猫淘气三千问》等,让同学们通过影片认识到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使团结友爱成为自觉的行为。结合学科每周开辟的“班级活动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友谊地久天长”、“共同创造美好明天”、“夸夸我们班”等,既丰富了学生的班级生活内容,又强化了团结友爱的情感体验。

3.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而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我组织的班级课外活动力求多样化。户外活动;主题班会;竞赛活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要为班集体作贡献,构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总之,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集体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联荣薛晓阳著《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2]柯晓扬主编《小学班集体建设与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3]张定志徐音著《班风建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