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研究

兰云飞

兰云飞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2014年11月,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黑龙江省骨干院校验收组验收,在建设期间,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多赢。在建设期间获得了2013年黑龙江职业教育学会先进科研集体荣誉称号,专业群教师指导学生获得2014年黑龙江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高职组)“一体化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团体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了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在建设期间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师资队伍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建设。

一、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师资队伍建设方向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原有的以学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共育、三阶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实现角色转换,引领学生进入职业发展轨道。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职业发展情况及发展过程,使学生对本人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

第二阶段营造“课堂如职场、上课如上岗”的氛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利用各种形式创造企业生产环境,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就是在企业上岗工作。

第三阶段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顶岗实习。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从专业带头人等3个方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方向

1.企校双带头人,完善教学团队

企校双方各挑选一名知识水平高、现场经验丰富、有敬业精神的教师、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校内)申金国,是2006年专业从铁路运输站段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现担任铁道运输学院副院长;专业带头人(企业)汪顺原是根河车务段副段长,具有30年以上铁路运输基层岗位工作经历和企业管理经验,他利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带领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专家指导专业建设。二位专业带头人展开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互补,共同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共同领导专业部门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通过上述的互学互帮制度,建立了“双带、同领、多赢”的教师队伍,在双带头人的带领下,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引领师资队伍发展,提升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带头人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专业建设过程中,二位专业带头人共完成了2项省级课题研究,发表了12篇专业论文,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指导了4名青年教师成长,编写了2部项目化教材,主持《铁路行车组织》院级示范课建设项目。共同组织、指导专业部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单站接发列车、铁路调车演练场二个实训室。

2.骨干教师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培养适应新型培养模式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的骨干教师采取的做法是: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的制度,确保教师能够定期到企业基层单位挂职锻炼,掌握企业生产过程,了解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带入课堂教学;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让他们引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骨干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承担各级各课题研究,承担各级教改和课程建设项目,开发项目化教材,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多出标志性成果。

建设期间共培养了4名骨干教师,使骨干教师数量达到9人,他们在专业建设、日常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实训项目开发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在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教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9名骨干教师参与了6个实训室的新建、改建,承担了2项省教育厅课题,承担了4项院级教改课题,编写出版了4部项目化教材,发表25篇专业论文,申请了4个实用新型专利,积极参与校内外教学竞赛活动,获得了多个校内外奖项,1名老师获得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在专业建设方面之余,骨干教师不忘自己肩负的“育人”责任,1名教师获得了2014年黑龙江省“师德高尚”先进个人称号。

加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专业建设的关键。经过三年的建设,培养了12名“双师”素质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95%。在参加行业培训的过程中,教师掌握所培训岗位的技能,使实践教学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建立和完善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

聘请和引进企业行业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授课是补充完善教学团队的捷径,在外聘教师选聘方面我们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如下:

(1)“严格进入”,也就是按需选聘、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在这方面学院有相应的外聘教师选聘制度;

(2)“加强管理”,动态管理、注重实效,在这方面采取的办法:一是外聘教师入校后,由教务处、系、专业部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二是日常由督导部门、系、专业部进行听课督导,三是每学期、学年由系部和教务部门对外聘教师进行考核。

(3)“精筛细选”,实行试用制,入校内授课后,经过试用过程,根据考核结果,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对于表现优秀的又年富力强、有充足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的转聘为专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