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七年级历史复习策略

张学森

张学森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六中737100

【摘要】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的课程,记忆量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每位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七年级历史总复习是初中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又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学生基础知识淡忘,理解不够深入,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差,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等困惑。

【关键词】七年级历史;复习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9-091-01

一、要指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的观念

从小学到初中,有些学生形成了上历史课就是为了听故事的观念,还有同学认为上课讲故事少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其实这是错误观念,从学习内容来看,小学历史重在知道“是什么”,初中历史重在“为什么”、“怎么样”。

从学习要求来看,初中重在知识的再现,甚至还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由于有这些不同,初中历史课不可能变成故事课,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跟上教师的上课节拍,积极思考,努力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二、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教材

1.以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基本要素特征为支点,进行有效的历史学习。原因一般可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背景与条件;各个侧面原因,等等。

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个人、政党、组织、阶级)、方式、重大事件等。

特点、意义一般包括性质、功绩、经验教训。

性质一般从目的、人物、内容、结果等方面思考。

2.阅读与辩证思维相结合。也就是说,阅读与理解和思考相结合,流畅地读,有理解地读,有思考地读。

三、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1.预习习惯。坚持每次历史课前都要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这样在上课听讲时就更有目的性了。在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

2.认真听讲的习惯。抓住课堂45分钟。历史听课重在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历史知识框架的建立和历史规律的揭示。另外,切不可忽视每堂课的结束语。还要做好课堂笔记,让学生可以把历史笔记就写在课本上的相应空白位置,所谓“天头地脑”;这样做既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听和想,又可以使笔记和课本内容交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内化,也有利于将来的复习。

3.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后复习是保证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持续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学生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1.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搭建历史知识结构。对初一新生来讲,历史教材内容是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但没有历史老师的指导,他们自己很难形成知识体系。老师指导初一学生首先在学习主题内部理出知识线索;其次是给学习主题以准确的“定位”;最后是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

2.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记忆法。初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记忆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知识记忆法有重复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定点串线记忆法等,要教会学生从死记硬背达到活记软背。

3.学会探究历史结论。从历史史实说明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加上自己的理性思考,就能很好地理解它。

4.要学会比较。有同学在思考比较类的问题时,往往感到很困惑,无从下手。

有一个化难为易的方法,就是确定要比较的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比如说改革类,都包括改革的背景原因、领导阶级、内容措施、结果、性质和影响等要素,根据构成要素自己设定比较项目。

5.要培养识图和用图能力。新教材不仅图文并茂,更重要的是书中图片作用很大,一定要重视并学会运用,还要用好地图册和填充图册。

6.要培养学生材料解析的能力。要充分运用课本中选取的材料,培养答题技巧;注重老师平时对这类题目所进行的训练,归纳总结方法和思维操作。

五、指导学生学会复习

1.夯实基础。仅从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考试题来看,容易题占80%以上,中等难度和较难题只占20%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与复习时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绝不可避重就轻,一味地深挖难题。

2.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全部。

3.灵活地运用知识。在考试中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更要理解,理解得活。

4.捡“渣子”,即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强化记忆,另一方面查找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5.翻饼烙饼。教学与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否则就要夹生。记忆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要两三遍才能完成。

6.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做材料题的信心。告诉学生,材料题并不可怕,我们不需要把材料逐字逐句地翻译下来,只需看懂材料,并找到材料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从而把题目做出来就可以了。其次,多做这方面的训练,所谓熟能生巧,学生接触的材料多了,自然在考试时就能够驾轻就熟。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学与复习策略,不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学法的科学指导,以帮助学生持续性地进行有效历史学习,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复习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祁相明,“友善用脑”让初中历史复习课更有效,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2]曾美莲;瞿晓梅,初中历史复习与能力培养,石油教育,2001/04.

[3]段秀来,建构历史知识化为学习能力――浅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华夏教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