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之我见史海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史海霞

史海霞

史海霞山东省昌邑市围子初中261300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班级教育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学生、家长的桥梁,是班级的灵魂。要想把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组织成一个坚强的集体,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因此班主任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一、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师爱当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人曾这样比喻: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感情是教育的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交流情感的金钥匙。

良好的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创造一个团结互助的良好班风。

二、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严格要求学生并要有尺度,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宽容就是以情、以仁爱之心对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一个自我教育的机会。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没有违反纪律的情况是不可能的。面对违纪的学生,班主任应注意工作态度,不要高声训斥、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应先了解情况,针对不同的人和事,采取不同的方式,分别对待。

如对待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学生,违纪了心理也不好受,应点到为止即可;对那些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他们施以情和爱,逐渐感化他们,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从思想上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让学生易于接受改正。

三、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品德行为上的缺乏较为突出,表现为任性、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缺乏劳动习惯、自制能力差,更缺乏合作意识和同别人相处的基本技能。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使学生适应社会的交流,我根据学生水平、年龄分成学习小组,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手段,班里的各项活动都参与了合作意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同学都处在一种齐心协力、不甘示弱的竞争状态中;然后我又总体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一览表”,在这个表中可以明确地看出每个小组学习提高的情况,每周一评比。这样有力地牵引了同学们相互合作的意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四、班级工作要以和聚心,用和谐的环境陶冶人

班级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班主任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对班级的学习活动管理、生活纪律管理、班级组织管理和偶发事件管理、评价管理等等。所谓班级管理不是把学生“看”住,让其听话、守纪律的机械管理,而是使班集体团结向上、井然有序、运作正常的民主化管理。

要以创设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为抓手,为学生张扬个性扩展空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观察、分析和判断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不同气质、性格、能力的学生和不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关爱,帮助他们排除成长中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形成良好个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主人,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为学生张扬个性建立良好的氛围。

要注重体察学生思想、情感和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和特长爱好,把握学生的真实态度,启迪学生活跃向上的心灵,建立“信得过”的情感基础,彼此坦诚相待,让学生身心轻松愉悦、思维活跃、主动探索、发展特长;要以创建精诚团队为抓手,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扩展载体。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科学地管理学生

要想管理好、教好本班学生,除了与学生交流外,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家访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学生,更需要关心和爱护。可以与监护人交流,及时沟通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同时了解在家的情况,针对近期学生的表现,共同出谋划策,齐心协力,为学生排除生活、学习、心理上的困惑。

六、开好班会

班会是班主任的指挥所,是学生的练兵场,是实现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批评、自我突破的最佳场地。所以,班主任老师要改掉以往那种发号施令、批斗式的教育模式,而是利用一定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部署、自我总结,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这样全员参与、共同管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同时班级管理得到了提升,民主和谐,共同进步,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对良好班级和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