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郭晓雯

郭晓雯甘肃省瓜州县第一幼儿园736100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呢?

一、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十分强烈,选择体现合作精神的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乐于合作的精神很有必要。

1.在歌唱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例如《蚂蚁搬豆》唱的是: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了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歌曲本身讲的就是一个蚂蚁力量小、许多小蚂蚁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孩子学会歌曲后我便引导他们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合作表演,从而达到了相互合作的目的。

2.在舞蹈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舞蹈活动能锻炼幼儿协调角色扮演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习惯,对促进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中班的幼儿因其年龄小,爱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特别喜欢舞蹈活动。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和同伴交往中由于缺乏技巧,常常出现一个幼儿想和另一个幼儿交往而伸出手,另一个孩子误以为他要打他而进行攻击等不够友好的待人方式。为此,我选择并设计了音乐游戏《碰一碰》这个教育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学习正确地和同伴交往,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游戏的快乐。在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三五成群组成一个小组,和好朋友之间互相碰碰手、碰碰头、碰碰耳朵、碰碰肚子等部位,使幼儿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体育游戏与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在保证幼儿们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外,还要为幼儿们提供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性游戏。

1.用趣味语言引导幼儿萌发想合作的愿望。如:游戏“小刺猬摘果子”原先是一个小组竞赛游戏,为了促进幼儿的合作,我们用有趣的语言对幼儿说:“一只刺猬背果子多没劲呀,要是能有个伴在路上说说话、帮帮忙,那该多有意思呀!”孩子们马上嚷嚷着去结伴,兴致勃勃地游戏了。

2.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幼儿去尝试合作的能力。游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适当的改变会使幼儿感到新奇从而愿意去尝试。如:游戏“运粮食”原先是分组竞赛,看那组运的多。现在我们将这个游戏改为三人一组自由结合:一人运、一人扶、一人捡。自由结合时就需要跑得快的幼儿推车,选劲大个高的幼儿运粮,灵巧的跑得不快也没关系的幼儿去捡。

三、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1.了解活动内容,诱发合作意念。首先要让幼儿了解区角活动中有关合作培养的具体目标。我们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目标,只是目标确定的点不一样罢了。有的是长远目标,有的是短期目标;有的是智力方面的,有的是情感方面的;有的是行为方面的,有的是语言方面的……但都有一定的目标。对幼儿活动区活动可提出“三不”和“三要”的活动规范,即不打人、不骂人、不争抢玩具和要有礼貌、要谦让、要商量。以结构区为例:不独占玩具,与小朋友友好地玩,根据主题,幼儿间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构建好。

2.创设情境,提供幼儿合作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玩娃娃家、组织体育活动等。那么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例如在美工区,引导、组织幼儿集体作画,先让幼儿讨论、商量确定画的内容,画什么季节,画山水还是街景等,然后分工、配合、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3.在区域活动中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提高合作的能力。由于幼儿年龄小,合作的意识比较淡薄,很少在需要合作的情境中自觉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很多是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想办法合作,指导幼儿进行合作,使活动顺利进行。

4.让幼儿从区域活动中分享合作的成功。通过区角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获得了成功,事情做成了,同伴间矛盾减少了,友谊增加了,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例如,余戈青小朋友,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有了合作的意识,在兴趣小组——小制作活动中,他也能主动与同伴协商,一起合作做《雪花片》。但幼儿常常不能明确自己的行为是合作行为,教师就要细心观察,看到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给以帮助时,教师就要明确告诉孩子自己的行为是合作,适时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合作的欲望和内动力。

总之,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必须学会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他们从小就知道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友好交流与和平共处,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