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肌训练对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口肌训练对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探讨

郭琳梁云张爱霞贾惠东窦现飞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口肌训练对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肌训练。两组患儿均持续训练2个月。采用S-S发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状况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语言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肌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智力低下儿童的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其语言发育,使之逐渐恢复语言的正常化,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口肌训练;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

智力低下是在多种原因引起的发育时期脑部功能异常,发病原因相对复杂。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认知、记忆、语言、感知等诸多能力的缺失,经常伴有情感与人格的发育落后[1]。尤其是在语言发育上,相对缓慢,且表现明显[2]。通常来说,智力低下的儿童,其口腔神经的灵敏性会相对正常人较差。这就使得其存在口腔闭合障碍、习惯性吐舌流涎等[3]。智力低下的儿童其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较多的阻碍与歧视,从而使得家长面临的压力增加。再加上其语言障碍,很多儿童都无法及时与家长沟通,造成其自闭等现象。故而,临床对于智力低下儿童的语言功能恢复十分重视。我院在采用传统的语言认知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引入口肌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智力低下迟缓诊断标准,即:(1)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智商低于人群2倍标准差;(2)适应行为有缺陷;(3)表现在发育年龄以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5~4岁,平均年龄(2.56±0.33)岁;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1.4~4岁,平均年龄(2.57±0.34)岁。所有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需要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语言认知综合训练,其包含交流态度改变、图片指认、图形匹配等多个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肌训练,其主要内容:以吸允、咀嚼、吞咽、进食等为主,来对患儿口腔内部以及周围的肌肉、皮肤黏膜进行按摩与刺激,使得其口腔神经相对恢复,每天1次,每次30min,每周保持5d。

1.3评价指标

语言发育评定标准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所研发的日本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sign-signficance)改编的汉语版S-S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基础性语言操作进行测试。并且按照语言发育商的公式加以计算,从得出发育商。其公式为:

发育商=(测得的发育年龄/患儿实际年龄*100

1.4统计学分析

3讨论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进行沟通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而语言则是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符号的表达来使得彼此更为了解[4]。而语言功能则是指人体的生理构造使得其具有发声的可能,并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协同完成某个表达的功能。在当前生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先天性存在缺陷的幼儿数量减少[5]。但是,这并不表示智力低下儿童的消失。在目前,智力低下儿童数量仍旧较多,其对于事物的敏感性严重缺失,在诸多功能上也明细存在障碍。语言作为最基础的功能之一,其也会因为智力低下而导致其发音不准、理解困难、吐词不清等特点。常规的语言认知综合训练其实际上就是对患儿认知能力以及表达欲望的训练,但是忽略了语言表达的生理基础,也就是患儿口腔内部以及周围组织的肌肉条件。如果患儿口腔神经反射过长,就算其具有表达欲望与能力,也很难清楚表达。因此,在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中,必须要加入口肌训练的内容,使得患儿语言表达具有生理条件。再加上语言认知综合训练对其的引导,使得患儿表达的可能性提高。在本次研究中,明显看出使用单纯的语言认知综合训练效果不如使用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联合口肌训练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口肌训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口腔组织肌肉的灵敏度,使得其语言表达的生理基础更完整,提高智力低下儿童的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其语言发育,使之逐渐恢复语言的正常化,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林霞,宋雄,蓝颖,熊媛媛,张娜,林小苗.口肌训练对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3(09):267-268.

[2]周晓雯,李欢.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研究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6,20(89):34-41.

[3]李珩.儿童脑性瘫痪的中医康复评定及相关证候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56(12):28-29.

[4]李利君,唐乐群.口肌定位治疗在学龄前唐氏综合征儿童语言康复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5,16(22):289-290.

[5]薛婷.感觉统合训练对智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促进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3.67(3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