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创造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创造思维

刘春蕾

◆刘春蕾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教委办266000

创造思维是人们搞发明创造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创造教育日益被社会、被广大教育者所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越来越成为教育战线的一大课题。赞可夫说:“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这个“负担”就是怎样开发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思维。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

一、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

根据小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达到培养学生以发散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1.利用插图、绘画,培养创造能力。

如学习《小小的船》一文,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启发提问:小女孩坐在月亮似的小船上,都可以看到什么?这时候,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为什么坐在月亮上了呢?通过引导,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她看到了蓝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珍珠一样的星星,她觉得夜晚的天空真是太迷人了;有的说:小女孩想,这么美丽的天空,该有多少丰富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开采啊;有的说:小女孩是一位“小科学家”,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在月亮上,和星星、月亮自由地对话……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为自己所描绘的美好情景而趣味盎然。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了文外之意、画外之音,说出了课文本身没有写出的内容,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此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来表现课文内容。如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鹅》的诗意来想象作画。有的学生说:鹅的嘴巴要张得大大的,因为诗中说“向天歌”;有的说:画中应该多画几条波纹,因为波纹少水浅就不可能是“绿水”……不大一会儿,一只只引吭高歌的大白鹅就在学生们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出现了。所以绘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2.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创造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情感发展,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造。比如学习《数星星的孩子》一文,教师问:我们平时说星星多,用哪些词语?学生回答:用无数、数不清。教师顺势引入:天上的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古时候就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这个孩子是谁?他是怎样数星星的?你们想知道吗?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创设了问题情境,从而培养了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二、说话写话中的创造思维训练

说话写话是学生心灵的写照、意识的再现。一篇习作的形式,学生要经过从感知到表象、从形象思维到分析综合等多方面的心理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我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创造思维训练。

1.音乐想象,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我经常让学生进行“听音乐说话练习”,即给学生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通过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强弱等进行“音乐想象”,说成一段话。例如我曾让学生听过《小燕子》的乐曲,有的学生写的是两只花蝴蝶在暖和的春风中翩翩起舞;有的学生写的是我和妈妈坐着一只小船在水面上慢慢地飘啊飘啊;熟悉乐曲的同学则写的是两只小燕子飞来飞去的情景……因此,这种形式可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欣赏和享受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2.物件联想,培养创造能力。

物件联想就是给学生一定的道具,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或描述,然后再用语言将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这也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及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我曾在贴板上随意地贴出一些小鹿啦、小兔啦、小猴子啦……让学生随意地联想。学生们浮想联翩:有的说它们正在开“新年晚会”;有的说它们正在开“批判大会”,因为小猴子把山脚下老爷爷的桃子吃光了;还有的说它们正在商量怎样把狡猾的狐狸骗到猎人的陷阱里……总之,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争先恐后,力争说出一个最新颖、最独特的故事,使以发散思维为主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发展。

3.续编故事,培养创造能力。

新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课文,它们的结尾往往留给人们想象的余地。我充分利用这一环节,让学生续编故事,进行创造思维训练,使其发散思维能力逐步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如《好事情》学完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一个好孩子的故事。有的小朋友写的是尤拉听了妈妈的话以后,明白了该怎样做,就照着妈妈的话去做,结果,大家都夸他是一个好孩子;有的小朋友写的是尤拉不但照着妈妈的话去做了,而且还做了更多的好事情,大家都说尤拉长大了,是个好孩子……小朋友们积极动脑,编出了许多不同内容的故事,充分展示出经过训练,他们的创造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总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思维还很不灵活,及早地对他们进行以发散思维为主的创造思维训练,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各抒己见、积极动脑,从而对同一事物从不同方向、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思维变得敏捷、灵活、新颖。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渗透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其既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又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进而造就新一代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