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王禄峰

王禄峰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25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建设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其外延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对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标志。因而各学校都非常重视打造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方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创新精神。首先坚持方向性原则,确定思想道德教育评价目的,构建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进行评价活动,要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目标相一致,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范、政策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德育目标等相一致。

2.特色性原则。特色是个性形象,特色也是生命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实质是在校园文化的特色上、建设过程上、建设系统上努力进行突破和创新,并体现现代学校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要。要以特色文化建设为目标、以开拓创新为实践动力,紧扣教育方针和教育要求,利用地缘优势和民族特点,既突出学校文化传统,又创建富有时代气息的先进文化。避免生搬硬套某些现成的理论、结论,而是要立足实际,大胆进行实践和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教育目标。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使校园文化诸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是一个融合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各个方面的综合体。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行为文化是载体,制度文化是保证。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任何一项不可偏废,使学校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显露出疲软的态势。各校普遍感到难以再有效提升,不少学校认为校园文化的诸多要素该有的都有了,于是不再像过去那样费心尽力了。主要表现为:

1.物质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与精神观念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唯有精神观念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种顽固的排他性,变革实属不易。但精神观念文化是最为核心的,制约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目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最大的难题就是构建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就物质文化而言,各校校舍越造越漂亮,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校园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也做得越来越好。

v2.校园文化中的传统色彩浓重而现代意识淡薄。我国是一个很讲传统的国度,传统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持久地产生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理当发扬广大。但传统文化中的与现代教育思想相抵触的有碍于现代意识确立的那部分内容也往往被我们所继承,而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如古人对教师地位作用的界定,常被学校用来开展尊师教育的依据,“天地君亲师”的至高地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拥有先天的权威,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要具有现代意识,表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就要着力体现时代精神,扬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传统文化。

3.校园文化建设中封闭状态明显而开放性不足。从文化形态学角度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社会大文化下的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在校园中的反映,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联系难以割断。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形态,既有本土的又有外来的,既有传统的更有现代的,既有健康的积极的,也有不健康的消极的,还有虽无益亦无害的文化。

三、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思考

1.把握校园文化着眼点。要牢固树立以德树人、以文化引领人的正确理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凝练校园文化的特色。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坚持正面宣传,弘扬社会正气。以优秀民族文化精神为根,积极培育和践行学校精神,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着力加强地方优秀文化的挖掘,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2.选好校园文化着力点。校园文化的核心在于以增强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的感染力、渗透力为切入点,以促进广大师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充分吸收地方优秀文化的精髓,编研本土化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资源,创新校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教育特点的文化品牌,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师生、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

3.抓住校园文化关键点。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拥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育人、抓质量、抓特色的理念,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切实加强优秀文化知识灌输、普及和渗透,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激发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全校形成“以文化凝精神、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促和谐、以文化树形象”的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