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职公共音乐教学改革实现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通过中职公共音乐教学改革实现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究

乔爽

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前,国内外的通识教育已经不断完善,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公共音乐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音乐教育经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制定新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音乐教育;改革;通识教育

一、中职公共音乐教育对通识教育的意义(联系)

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为目的。通识教育最粗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在快速地发展和进步。中职学校也在努力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增强他们立足于社会的能力,每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通识教育。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是中职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一个途径,能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音乐学科跟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音乐是一种表达的艺术,是一种将感情和想象融合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想要理解作品的感情和内涵,学生必须要有充分地去感知和想象。所以它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可以陶冶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二、中职音乐课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1、无专门的教材。

目前,中职学校还没有出版适合自己的音乐教材。绝大多数中职学校都是在使用普通高中的音乐教材,但是中职教育跟普通高中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方向大不相同,所以,使用普通高中教材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学校和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程也不关心,导致学校的音乐课程的发展总是比其他课程落后。所以,在无合适教材下的公共音乐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2、学校对音乐课不重视。

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明面上高度重视音乐课,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的地位很低,常常受其他课程的影响,让位于主要课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把公共音乐课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中职学校音乐课教学对学生没有产生什么特殊的影响,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

3、中职学生音乐素养不高

根据对教学班学生的实际调查,班级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大部分学生认为音乐教育对自身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所以开设这个课程非常有必要。然而,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理解音乐简谱,基本上没有人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一直以来,中职学校学生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转态,一面是学生自身喜欢音乐,一面是对音乐课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一直以来就缺乏音乐方面的知识积累,加上教师教学古板僵化,没有新意,无法吸引学生关注,学生也提不起兴致。

三、中职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下文针对目前中等职业音乐教学体系不适应音乐发展需求的滞后现象,提出了深化高职音乐教学改革的对策,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要求。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音乐教学。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制约了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校的领导和音乐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观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教学观念,提高音乐课程的地位,并及时学习总结新理论和新方法,并尝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

1、重视音乐教育。中职学校及学校教师应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学校个性气质的形成,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科学合理地开设音乐课程,重视音乐课程的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明确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是应该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中提高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共进。

2、注重科研工作。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从而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理论知识水平是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加深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教师也可以提高自身素质,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为音乐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3、加大音乐教学投入。学校要从各方面着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为公共音乐教育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配置音乐教学设备,建设符合校情学情的现代化音乐教育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建立一个适合他们学习的绿色校园网络,教师们也可以建立一个交流网站,一个教师们就留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的平台,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在现代技术支持下的音乐课堂容量增大,上课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也更加感兴趣。

(二)不断创新,活跃课堂

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种,是实现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音乐是基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音乐作品来拓展音乐知识的教学广度,掌握音乐相关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从简单的音乐知识开始学起,由浅入深,有单纯的耳朵享受到听到音乐创作者的内心,带领学生体会音乐内容传达的意义美。通过音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的树立,这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有积极的影响。2、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丰富内容。在实地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音乐学科的特性,清楚认识到音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并以此作为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应该对音乐有感情,用情感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传达的情感,最终认识到音乐传达的情感会感染人,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全面感受音乐,带领学生欣赏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特色,增加乐对器和音乐创作的了解,向学生展示音乐的内容的精彩和艺术的无限魅力。

3、利用现代技术展示。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技术将世界各地的音乐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使音乐教学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者要让学生多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如果有条件,学校可以开设一个专门的网站,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浏览网站,学习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这样他们就可以开始学习艺术,还可以建立论坛。学生在论坛里交流,通过网络学习来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课堂模式多元化

在中职学校教师应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化对音乐教学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认识,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看法,求同存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对音乐的感情。

1、理论知识教学。学校要督促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加强互动,鼓励学生去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妙,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引发感情共鸣。

2、技能教学。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学校教师也要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作品欣赏。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一部作品。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升华学生对音乐的感情认识。学会感受音乐里的情和用音乐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让学生自己用心去感受音乐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比如让学生倾听一部优秀作品来感受作品的意义,寻找作品的情感元素是主要目的。学生可以在听完后讨论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即使他们说不是很深入,也应该鼓励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沟通和升华他们的不同感受。

(四)完善课程结构,促进音乐教育学科建设。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课程安排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提升公共音乐课程的地位,合理安排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促进音乐学科教育和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使其更好的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一方面,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合理安排以“音乐欣赏”为主的理论课程和以“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综合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保证了学与做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合理化设置课程,音乐课程要与其他学科互相促进。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加强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尤其是其他艺术课程,使他们紧密合作和相互促进,形成一个交叉互动学习开放式课程结构,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

四、结论

音乐在影响年轻人的思维的方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强大思想的源泉。音乐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很多的思维方式。中职学校通过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来实现通识教育的理念,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强化了精神体验,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了智力的发展,使他们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带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帆.中职公共音乐课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河南教育:职成教(下),2015,0(7):81-81.

[2]何娟.通过中职公共音乐教学改革实现通识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7,0(21):51-52.

[3]毛海英.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6,0(2):245-245.

[4]李颖.公共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的有效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6,0(9):95-96.

[5]刘晗晖.当前中职音乐教学模式改革设想[J].课外阅读:中下,2012,(24):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