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对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孙玉彪

孙玉彪(滨州市滨城区二中,山东滨州256651)

目前,集体备课已是各中学校普遍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越来越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集体备课这一活动中,很多教师积极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规范的、合理的、又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教育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集体备课这一活动的展开,在具体的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使集体备课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下面就集体备课中出现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有些备课组不清楚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以为集体备课就是开会,就是要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这样一场集体备课活动后,除了安排了几项任务以外,对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基本没有涉及到,这就等于集体备课这一活动基本没有展开。那么,集体备课如何展开呢?下面简要说明一下。

1.集体备课首先要确定备课的时间、地点、主备人,主备人要轮流担任。

2.明确每次备课的主要内容,即备课的课题、目标、重点、难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方式。

3.明确基本流程: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人(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跟踪)——课后交流、反思。

有的备课组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也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但内容不具体,讨论不充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备人在说课时,准备不充分,仅仅是大面上简单谈谈,其他备课人很难参与其中,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讨。那么怎样才能在集体备课时有目标、有内容、有活动呢?这就要求主备人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设计,然后进行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处理。

2.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说学生在本章、本节、本课的知识积淀和学习本节课可能出现的知识障碍等困难及解决的对策。

3.教学方法: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选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要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和学生实际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4.学习方法: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5.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有多样性、可选择性,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要有具体要求,如课前准备、学生资料收集等。

6.教学过程:①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预习、教学、训练、复习等的安排。②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如何巩固新课成效、以及如何过渡衔接。③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④板书的设计,包括板书的内容,在教学中的展开程序,板书与教学的关系。板书设计要有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⑤作业设计:一是作业练习题设计的意图和目的。二是学生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先期解决。三是不同层次的作业及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⑥教学反馈,包括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设计,整个备课组就会按一定的程序对所备课题做全面深入的研讨了。

在集体备课时,有的备课组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备课时虽有主备人,但主备人草草说了几句后,就由备课组长或老教师发言,其他年轻教师只是在听而不发言。二是整个备课组乱说一气,每个成员各说各的,整个备课活动就像一个大杂烩。之所以出现这两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备课组长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备课组长应该负责整个的备课活动,安排好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活动中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安排好人员,调控好进程,还要搞好活动的氛围,既要使各成员畅所欲言,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可以说备课组长是整个备课组的灵魂,他决定着备课活动的成败。

很多备课组在集体活动时各方面还不错,一旦离开备课室,就觉得集体备课活动已经完成,然后就各忙各的。其实这还远远不够,在集体备课中所定下的各项内容还有一个实施的过程和反馈的过程,而这个交流反馈过程往往被忽略。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反思阶段。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集体备课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只要教师认真对待,善于钻研,就一定会使这一活动扎实有效的展开,从而使教学不断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