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让新诗教学回归诗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诵读:让新诗教学回归诗性

臧晓艳

臧晓艳

摘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的佳径之一。诗歌教学的课堂,应回归诗性,始于“诵读”、终于“诵读”。以诵读为本,在诵读中感悟诗性,在诵读中涵咏诗韵。

关键词:诵读;新诗;诗性

一位教师执教何其芳的《秋天》,这节课由四个部分组成:读秋、赏秋、品秋、绘秋,重点放在赏秋和品秋两个环节,即诗歌的语言美。最后运用诗人描绘秋天的手法写出学生自己眼中的秋天。整堂课四个环节看似进展顺利,却美中有不足。第一个环节梳理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读秋”。不错,“秋”是读完了,从头至尾,学生声音洪亮,读得很准确。可是入耳的“读书声”中无法听到诗歌的“节奏美”,也无法感受到秋的“诗意美”。此“读书声”虽“入耳”,却未“入心、入情”。

刘占泉教授曾说:“诗歌教学目前存在着只讲不读的反常现象,这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祸患。”简单的字词梳理怎能让学生感受秋之“美”呢,既然感受不到,那又如何有兴趣“赏”、“品”秋之美呢?学生只是被教师迫不及待地拉着去“赏秋”罢了。因而笔者认为执教教师在诗歌教学的首要环节——“读诗”这一环节做得不踏实、不透彻。那么新诗如何读,才能让学生想读、读准、读懂、读出韵味,进而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呢?

一、把握基调,感受节奏之美——“一读”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性,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郭玲教师指出:“启发学生进行富有节奏和感情色彩的美读是提高学生审美层次、增强教学境界美的有效方法。”因此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读好轻重快慢,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激发学生对节奏韵律的敏感度,进而形成所谓的语感。

教学《秋天》时,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感知整首诗。教师再请一位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接下来教师再示范朗读、,教师读时须做到语气平和舒缓、节奏缓慢、融入情感,学生听的同时要从字里行间感受诗人对秋天是怎样的情感。这样下来学生便受到“齐读、个别读、教师示范读”三次“读”的洗礼,对整首诗感情基调也有了一定的敏感度,他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进而就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这也是诗歌的灵魂。

教师继而可问:“读这样的诗,语气是激昂一点还是舒缓一点?”很明显,极具诗意的一首小诗要舒缓一点。再问:“节奏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凭借语感领会到要慢一点。教师可再问:“是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要读轻一点呢?”通过分析甄别,学生应该能找到“饱食、肥硕”这一类体现秋天丰收喜悦的词语须重读。

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再碰到类似节奏韵律的诗歌语言材料时,便可凭借音乐感产生直觉,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把诗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储备,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想象绘画,感受直观意象——“二读”

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把诗人的情感和深微的情绪串联起来,组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因此诗歌里绝不会没有画面。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即使学生对该诗作者和写作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也能对该诗的情感产生感应。特别是那些诗人精心筛选的一些意象,诵读时执教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极富农家特色的景物,以便建立起学生对这首诗美的感受,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个秋天,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笔下“农家丰收喜悦、渔夫惬意归泊”、“少女思恋图”的画面。

如诗歌第二小节,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如下意象:冷雾、芦蓬、白霜、小桨、渔网、青鳊鱼等等。“象”是直观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而“意”则是含蓄、蕴藉的。“冷雾”、“白霜”渲染了冷寂、凄凉、迷蒙的气氛。清晨,渔夫摇着小桨,撒网、收鱼。渔人看见水中鱼影浮动,赶紧收网,一看,空空如也,收起的是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可是渔夫并没有恼怒,恍然大悟,是乌桕叶的影子和渔夫开玩笑,原来秋天在和渔夫做游戏。渔人也并没有因为打不到鱼感到失望,而是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桨,悠闲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秋天是多么地宁静、惬意与悠然!

三、心悟口诵,感受诗歌意境——“三读”

心未悟,口怎能诵?王家新教授曾说:“搞好新诗教学的关键是要懂诗、爱诗。”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爱诗、读不懂诗,那又如何与学生分享呢?因而读懂诗才能融入情感,继而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第三小节这一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对学生作如下引导:这句话调整一下语序—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场梦。梦是虚幻缥缈的,那么牧羊女在秋天这个季节想到什么才会产生虚无缥缈的感觉呢?学生自然能找到牧羊女想的句子:“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香与热的笛孔”?教师继续引导:“难道牧羊女想到的仅仅是笛声吗?”学生恍然大悟,还有“吹笛子的人”。教师投影出示戴望舒《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这位教师循循善诱、以诗解诗,学生才能真正领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再作补充:“诗人何其芳19岁那年经历了一场爱情风暴,20岁那年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原来牧女怅然若失、朦胧的情愫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反应,于是一幅“牧女思恋”图深刻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此时学生”心能悟,必然口能诵”。此时再让学生齐读第三小节,学生必然能读出牧女朦胧怅然的情思,必然能感受到牧女说不清到不明的心境。

在2015年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结束之际,现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说:“中华诗词的希望在青少年,中华文化根脉深厚,传统诗词后继有人,文化之幸,民族之幸。”此次大赛的广告词非常精彩:“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少年情怀总是诗,中学生正处于诗一样的年华,对外界充满热情与好奇,对诗歌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意象、大胆的想象饶有兴趣。在这样一个诗兴大放光彩的国度,我们的中学生怎能不“读”诗?诗歌教学的课堂怎能不“读”诗?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