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实施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宗正丽

邗江区瓜洲中学宗正丽

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应当立足于对数学学科的性质,任务的科学定位,立足于对数学教学规律的真正把握。这样的数学课该怎样上?数学的教学质量怎样抓?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提高教学效率,凸显教学效益?我想从这样的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想法。

一、备课

1.备教材:教师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以及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或推导的方式应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学生能接受或能理解的方式去传授。比如在解方程中应用等式的性质在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教师可以利用“天平”来讲述这个知识点,在平衡天平的两边放上同样质量的砝码或取掉同样质量的砝码,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从而得出等式的性质,并能应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2.备学生: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应当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实际,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能做到让他们“吃的进,消得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做到让他们“跳一跳,够得到”等等。这样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计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实现分层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

1.新知识的传授应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进一步来开展启发式教学。首先,在课的导入部分就要简洁、明了地体现教学目标。其次,教师的“讲”应凸显在关键问题上,与此同时,讲授的方法要精心选择,要先从学生的感性认识方面着手,力求讲解能切实有效。其次,因为数学知识前后的联系很密切,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注意使用“问题链”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无论是新知识的传授方面,还是旧知识的巩固环节,让学生通过回答大量的问题,让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从而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对知识进行转化,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2.当堂训练的时间应得到保证。“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是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每节课当堂作业时间要不少于十五分钟。课堂作业要求在课上完成,在学生写作业的同时,教师应多留意班上的后进生,如有些知识不明白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辅导,对错误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有时发现某个易错点有多个同学做错了,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全班性的辅导,虽然时间很短,但效果却很好。

三、作业设计

1.安排课后作业应从精务实。

作业的布置要严格执行省教委关于初中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后作业总量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的规定。同时,课后作业的数量还要以教师能够及时批改为限,如果作业得不到批改,那么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让改正、进步。课后作业的内容应源于教师的平时积累和精心的选择,包含重点的知识和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当然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做到有层次,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应紧抓基础,而对优秀生则可增加训练题的难度,避免造成“吃不下”或“吃不饱”的现象。

2.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讲求质量和效果。

及时批改作业,目的是避免错过学生及时纠误的时机,应此教师应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对后进生的作业尽可能面批改,以引导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并自觉纠正失误。在批改作业和分析错题的过程中,要分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的不同的病因,并对症下药。如果是解题思路新颖而且正确,即使结果于标准答案不同,教师也应认真研究,给予鼓励,并能与学生一起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应坚持赏识鼓励教育和宽容式教育。

1.坚持赏识鼓励教育:教师应以多调动、多鼓励、多诱导为原则,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时常体验成就感。赏识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教师上课时对学习薄弱的学生的一个微笑,对后进生一次回答问题的肯定,批改作业时加一句鼓励的话语,课间或放学时偶遇学生的一次闲聊等等,这些做法都能把老师的赏识和鼓励传递给学生,最终使学生心灵得到高层次的净化。

2.坚持宽容教育:首先,宽容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策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而言,你的宽容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从而心存感激,能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而对差生而言,宽容不是放纵,而是一种等待,这种等待也许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但总比你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要强得多。其次,宽容是对学生的一种期待,对自己情绪的一种克制。坚持宽容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成绩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阅读能力差、听课效率差、表达能力差、思维品质差、畏难情绪严重,若与他们较真,不仅会让老师很心累,而且师生矛盾也会激化。与其这样,不如理解他们,接受他们的个体差异,从而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期待着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在教育新政背景下,如何实现优质轻负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呢?新时代的教师只有把握住课堂这一主阵地,坚持大胆实践新型教学模式,在“备、教、改、辅”上铆足了劲,下足了功夫,才能实现“减负不减质”的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