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及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浅谈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及心理护理

马晓兰巩小云

马晓兰巩小云

(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一0一团医院新疆五家渠831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最终取得最佳康复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围手术期通过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问卷调查,186例择期手术患者均对我院心理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手术带给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迅速康复,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322-02

【Abstract】ObjectiveThepsychologicalnursingofperioperativeperiodwillmakeselectiveoperationgototheoperatingroomwithbestconditionandactivelycooperatewiththeoperationsuccessful,andultimatelyachievethebestrehabilitative?effects.MethodsFromJanuary2014toJune2014,?weestablishagoodrelationshipwithpatientsbycommunicationandpsychologicalnursing.ResultsThequestionnairesshowedthateachofthe186selectiveoperationaresatisfiedwithourpsychologicalnursing.ConclusionThepsychologicalnursingofperioperativeperiodcouldeliminatenervousnessandfearofpatientfromoperation,assureoperationgettingonsmoothlyandrecoveryafteroperationrapidly.Moreover,itcouldfulfilapromotivefunctionto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

【Keywords】Selectiveoperation;Perioperation;Psychologicalnursing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害怕等负性心理反应(尤其进入手术室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这种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会导致病人生理上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必将影响围手术期(护士从迎接病人进人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痊愈回家的这段时期)患者手术条件,甚至带来一定的危险性[1]。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了解每位病患的心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以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来,我们对186例择期手术病人实施了心理护理,现将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各阶段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心理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1.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及心理护理

1.1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

通过术前访视,我们发现186例病人中有92%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缺乏医疗知识,担心手术不成功或留下后遗症,变得悲观抑郁;(2)惧怕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出血等情况,从而恐惧不安;(3)不适应术前的一系列检查项目,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4)担心不能承担高昂的手术费用,疑虑重重;(5)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及医院医疗条件不放心,对手术产生抗拒心理。很多患者会同时存在多种上述心理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心理反应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采用最佳的心理方法疏导。

1.2术前的心理护理措施

手术前1天,巡回护士要到病房巡视手术病人,详阅病例,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且要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合理部分做到妥善解决不合理的部分也要做好解释工作。此外,还应主动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医疗水平等相关信息,消除陌生感。对手术心理负担重的病人,应突出强调医护人员对手术的重视以及手术中的有利条件,使病人获得安全感。还要针对不同的患者使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手术中需要承受的疼痛、出血等情况。例如,胸腹部手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告诉患者届时放松生呼吸可缓解不适。必要时还可带病人探望同病种术后病人,交代术后护理措施,强调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必要性,使病人有足够的生理和心理准备配合医护计划的实施[2]。

2.术中患者心理及心理护理

2.1术中患者的心理特点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手术室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离开家人的陪伴,接触陌生的环境,使他们本能的产生一种恐惧孤独感。此时,病人的心理极其脆弱敏感,要十分注意避免造成不良刺激。

2.2术中的心理护理措施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术前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及术中配合的重要性,可应用一些肢体语言,如握住病人的手,帮助病人擦汗等方式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麻醉前,护士可引导患者谈一些轻松话题,以分散其注意力,并告诉患者手术时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告知。手术开始时,要注意意识清醒病人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如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的病人,如果过度紧张,在术中牵拉时就很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血压骤升或骤降,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此时护士应及时叮嘱其放松,必要时吸氧[3]。

3.术后患者的心理及心理护理

3.1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

病人经过手术后,一旦从麻醉中惊醒,他们最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及手术效果。由于刀口疼痛,加之身体自主活动受限,害怕伤口裂开或出血,此时病人容易焦躁易怒,术后2~3天疼痛缓解后往往又担心预后。

3.2术中的心理护理措施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及时告知病人,手术已经顺利结束,使其放心并做适当的术后指导。术后第2天对病人进行探视和问候。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手术情况及手术后麻醉恢复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消除他们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心。鼓励病人做深深呼吸、咳嗽、咳痰,减少术后病如症。通过对病人的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使其克服术后恢复期的不适与痛苦,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增强战胜病痛的勇气和信心。

4.结果

根据术后186例患者填写的对我院心理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问卷调查,其中143例患者能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手术,43例患者由于年龄太小仍对手术抱有惧怕心理,但其家属能从容接受手术,且所有患者均对心理护理方式表示满意。

5.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针对病人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所表现不同的心理特征,实施了适当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等情绪,使其更好的配合手术,有助于加速疾病的痊愈,更好的融洽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护患矛盾,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29.

[2]刘艳杰,陈荣菊.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技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71.

[3]赵磊,张红建,沈彩霞.门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疏导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6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