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

呼文亮

呼文亮

(大名县红庙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摘要】"点拨"就是教师在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巧妙而灵活地启发诱导学生的教学活动。“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强调教师的“教”是点要拨疑、启发诱导。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通过教师的指导点拨,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茅塞顿开、思路畅通;通过教师的归纳点拨,促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点拨”也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功力深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灵活的应变力、思考上的摧生力、组织上的凝聚力、知识上的综合力,能够高瞻远瞩,区分主次,抓住关键,使学生受到点拨后,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点拨

“点拨”就是教师在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巧妙而灵活地启发诱导学生的教学活动。“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强调教师的“教”是点要拨疑、启发诱导。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通过教师的指导点拨,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茅塞顿开、思路畅通;通过教师的归纳点拨,促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点拨”也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功力深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灵活的应变力、思考上的摧生力、组织上的凝聚力、知识上的综合力,能够高瞻远瞩,区分主次,抓住关键,使学生受到点拨后,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施以点拨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1.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点拨

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学生必定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透彻地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语言的运用特色,教师还是必须要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点拨。

2.在理解课文内容上点拨学生的思路

在语文教学中,点拨学生的思想,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感情,把他们引入到课文中,去接受感染,陶冶性情,培养品德,提高认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点拨学生去独立思考,展开分析,进行比较,从而把握课文的内容、结构、写作和语言的特点,在阅读和写作上使学生接受启发,汲取营养,提高能力。

对比点拨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同异比较和前后对比,启迪学生在比较分析中通过积极思考去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事物总是要在对比中才显出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对比越多,知识就越牢固,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越强。这是因为两种性质相同或两种性质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可以提高感知效果。根据神经过程的这一规律,我们便可以将对比作为诱导思索的媒介,通过对比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发掘教材思想内容,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点拨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许多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发掘教材的思想因素,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中“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有些课文的主题思想较浅显,学生稍加留意或多读课文就自然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染,从中受到教育。但有些课文的思想意义就比较含蓄,蕴涵在词句中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深挖和点拨,达到教育影响学生的目的。如学完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后,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人和”的重要性,我在一次锄草劳动前宣布:任务重,但不能拖,分组包干,哪组先完成任务哪组就先放学。劳动中,我暗中观察:烈日当空,但学生谁也不偷懒,一向“不务正业”的学生也被同组同学监督得不敢离场,随时做“候补人员”和倒草工作……全班同学以最快速度赶在放学前完成了任务。这时候,我故意莫名其妙地问:“以前进行劳动,大家都拖拖拉拉,迟迟不能完成任务,今天为什么完成得这么快?”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这是我们学习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后悟出的道理――团结一致,人心所向,即人和所起的作用”……看来,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在社会实践点拨中得到了学以致用。这样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对文中的思想内容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感染。教师还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凸现课文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