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商角徵羽,唱响乐童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宫商角徵羽,唱响乐童年

马顺丽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马顺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211100

音乐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一种最古老的艺术。音乐来源于生活、表现于生活,并如同阳光一般充满我们的生活。幼儿时期的音乐教学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指出,要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歌唱活动可以启迪幼儿美好的心灵,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增加幼儿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存在的现象

1.教师音乐素养的参差不齐。在“学科”领域,幼儿教师填写的都是“幼教全科”,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弹、唱、说、跳、画”等很多技能。社会对幼教的要求普遍较高。加拿大教育学家加德纳研究出人的“八大智能”理论,虽然从事幼教需要许多技能,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所以在幼教行业,有的老师擅长体育,有的老师擅长语言,而擅长音乐是需要一定天赋和素养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幼教人对音乐都很擅长。笔者对我园教师音乐素养进行随机调查,人数为20人,先将结果截取部分统计。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教师的音乐素养整体较低,除了自身的喜好之外,还有多数未经历过专门的音乐教育学习。在幼教众多的素养中,音乐素养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和重视,造成幼教队伍中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

2.传统教唱的灌输模式。传统的歌唱教育过于偏重音乐的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之前留下的习惯总是一词一句地进行教唱,却从未想过孩子很难接受,结果总是幼儿被动接受,这种做法也打破了音乐的整体旋律感。“教唱”是最枯燥和残忍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忽略了音乐的美感。往往孩子不感兴趣时,老师会要求孩子声音大一点、大声唱,孩子的声音突然大得跟谁“吵架”一样。

3.教师忽略了对歌曲、对幼儿的理解。教师很少意识到在一个音乐活动过程中幼儿要发展什么能力、锻炼什么技能、获得什么情感、形成什么态度。在现有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只是个盲目且无指向的命令者、指挥者、监督者,只重视幼儿是否有学会和掌握老师所教的一些技能和知识。

比如说:歌曲会唱了吗?律动动作是否和老师做的一样?是否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来欣赏音乐?……教师既不了解幼儿,也不观察幼儿、不揣摩幼儿,只是用一个预先设置好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相同的任务、学会相同的技能,忽略了对音乐、幼儿的理解。

二、改善歌唱活动的有效策略

1.提升教师的音乐素养。

(1)专业引领。聘请专业音乐教师,定期开设音乐活动——练声、视唱、歌唱、音乐欣赏,从乐理知识到对音乐的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和曲风。通过专业的音乐熏陶让老师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愉悦感、情感等等,提升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2)资源共享。发挥音乐特长老师的作用,让她们带动整个歌唱活动质量的提升。活动开始前,可以请她们先把歌曲演唱一遍,通过她们的演唱,感受歌曲的曲风——是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情绪、哪些地方轻唱、哪些地方用力唱,弱起的音、顿音、附点音符等,提高演唱的精准性和正确率。(3)音乐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大家在看看、谈谈、说说的氛围中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了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每次的研讨从乐理知识的学习到歌曲的演唱、歌曲情感的把握,发挥团队的力量,教师自己先把素材熟透,才能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2.提供幼儿自主选择歌唱素材的机会。

(1)好歌推荐。在组织歌唱活动中,歌唱的素材除了来源于主题书籍上预设好的,也可以采取“好歌推荐”的形式,采取推荐、分享的方式选择歌唱活动的内容。推荐人可以是家长、孩子、老师,所推荐的歌曲让大家听一听,让幼儿说一说对哪个歌唱素材感兴趣。(2)形式灵活。许多歌唱活动中,孩子都是坐着演唱的。大家不难发现,坐着坐着,孩子就坐不住了,单纯的学唱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枯燥的。首先我们可以允许孩子打破座位的界限,歌唱活动的场地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户外,可以是班级也可以是功能室,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坐在垫子上,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

3.创设游戏化的歌唱活动情境。情境教学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如果把音乐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游戏,使抽象的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便能唤起幼儿学习音乐的信心,提升他们学习的欲望。

4.注重歌唱活动中的内在心理品质。歌唱活动也是愉悦的情感宣泄,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情境性的手段,让孩子可以充分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孩子活力四射的需求。

歌唱活动是一种艺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老师眼中的教学任务。要让孩子在美的感受中喜欢歌唱活动,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出开心、陶醉的模样,宫商角徵羽,唱出内心的愉悦。

参考文献

[1]李晋媛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5。

[2]赵沨关于音乐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报,1980,1。

[3]楼必胜屠美如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综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