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二维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解密二维码

赵霞

浙江省浦江县花桥乡中心幼儿园322200

摘要:本文以幼儿为主角,将科技时代与幼儿教育相结合,借助二维码在平时生活中带来的便利,广泛运用,引发孩子们对二维码包含的数据、信息产生重重的思考与探索,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进而萌发“解密”二维码的兴趣。

关键词:二维码幼儿思考与探究

孩子们对于二维码的认知是十分浅显的,如何让他们参与其中,激发他们主动去揭开二维码神秘的面纱呢?

一、投情其境——发现“二维码”

“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基于此,教师把制作好的二维码不动声色地放置在平时他们会玩的角色区“小超市”里,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去引发一系列的讨论,教师只起到辅助与附和的作用。

情境:

一天,区域活动时,小马神秘兮兮地跑到老师身边说:“老师,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话音刚落就拉着我的手来到“小超市”。原来是小家伙们发现了前一天老师添置的一个二维码。

小马:“老师,这个是不是二维码,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TT:“不对!这个是电脑上打进去,看价格的!”

暖暖:“不对不对!这个就是二维码!要用手机扫一扫!”

1.探秘启程——你认识它么。

在成年人的眼中“二维码”可能只是个简单的支付工具,他们往往都是匆匆地使用完,很少会去观察、深究,但这对于充满好奇心与探究欲的孩子来说却截然不同,他们会细细观察,寻找“二维码”特殊的外观、形态,在他们的眼中,“二维码”不仅仅是一些看似特定的平面图形,相反地,他们从这些杂乱无章的图形中,找到了一定的规律,甚至会衍生出无限的想象。

2.深解秘奥——“二维码”都一样吗?

在熟悉“二维码”的外观后,孩子们发现“二维码”几乎每一个都是由线条、格子组成,外观大体有些雷同。为了引导孩子进一步发现“二维码”的个性化,教师引导孩子继续观察“二维码”,尤其在“二维码”的使用上。如果让孩子们去发现不同,寻求新颖想法,我们或许会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置身其间——“探索”二维码

1.填画调查表。

让幼儿填画调查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幼儿收集信息。从而进一步地培养他们收集、保存、展示信息的能力。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会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事物去进行摸索、询问、探究、验证。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更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一根纽带。

2.尝试“二维码”。

基于讨论、交流、调查这几方面的基础上,付诸实践与行动,似乎对孩子们的学习起到了更进一步的推动。引导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有益补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方面的不足。因此发动家长资源,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寻找、分析身边的“二维码”,动手动脑,把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归创其意——设计“二维码”

幼儿时期既是人的个性发展形成的关键期,又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最宝贵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期进行培养,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奠下最初的基石。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教师又开展了“设计二维码”的艺术活动,鼓励孩子运用对“二维码”已有的认知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别具一格、去意盎然的“二维码”,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让创意写满孩子的身心。

四、推动其思——“二维码”进区域

认识了“二维码”之后,孩子们的兴趣依旧没有削弱,如何延续孩子对“二维码”的兴趣呢?教师即刻想到了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是否可以投放“二维码”,在操作“二维码”过程中孩子们自主地交往,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于是,孩子们把设计好的二维码带到区域游戏中,融合区域游戏,通过自主参与、同伴间的互动交流,模仿生活中“扫一扫”二维码的情境,借助角色体验:孩子们扫码互加好友、付款、查阅信息等,进一步引发了更多的游戏情境和乐趣。

二维码,引出科技的精彩纷呈更引发幼儿的不断探索,让“扫一扫”二维码成为一件幼儿感兴趣、富有情趣的一件事。从“认识二维码”到“探究二维码”再到“揭秘二维码”,幼儿始终在自己作主的活动圈子里,在这样没有来自成人压力的时候,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真正体现了自主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

[2]《社会实践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源于网络。

[3]《万物互联,二维码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源于网络。

[4]钱源伟《幼儿心理百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1,1。

[5]莫源秋等《幼儿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