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英语之趣味教学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探究初中英语之趣味教学法

许毓荣

许毓荣安徽肥东县第三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功的良好开端,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既容易收集,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如教文具的名称时,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教师先拿出一把尺子,用英语说aruler,然后拿出两把尺子说tworulers,反复说几遍,让学生也拿着尺子跟老师说,很容易就把“ruler”这一单词记住了。又如,在书包里装入铅笔盒、各种颜色的铅笔、各种书本、小刀等等,然后进行下列各种句型训练:(1)Whatisinthebag?(2)Thereis/are…init.(3)Isthereapencil-boxinthebag?(4)Arethereanypencilsinthebox?Whatcolourarethey?这些实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用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操练,或者做“找东西”的游戏。这样做,既消除了学生一开始学习英语时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又可引导他们掌握和运用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堂记熟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如教学去餐馆就餐的对话时,我事先准备了牛奶、桔汁、苹果、香蕉、面包等,上课时把它们陈列出来,讲台便成了餐馆的柜台。教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Ihavesomebottlesoforange/milk?”营业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manywouldyoulike?”顾客答:“Three.”营业员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youare.”顾客说:“Thankyou.”表演完一遍以后,教师再用学生学过的其它吃的喝的东西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台上进行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新句型,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再如学习打电话、问路、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我都尽量用情景教学。这样做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变学哑巴英语为灵活运用英语。

三、新旧联系,启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一大难关,如果机械地让学生读背抄写,很容易使他们厌倦,效果也不明显。笔者教生词时倡导快乐记忆的方法,经常采用启发诱导、新旧联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学过的词联系上,就尽量让他们自己作比较。例如,教invention这个单词时,我就启发学生是否记得它的“亲朋好友”,并把它们找来聚一聚。于是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找出拼写相近的词,有的加头,有的换尾,有的找出该词的相关变化形式(如:invent,inventor...)。至于长词就引导学生把它们按音节分开记忆或拆分成有趣的几部分来记。为了不孤立地学单词,还可以让他们找出所学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同形异义词、同音异义词等相关词,或让他们造句来巩固记忆。这就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且有兴趣地记忆。这样做不但化难为易地掌握了新词,也复习巩固了已学过的词,还可培养学生动脑筋巧记单词的习惯,提高他们及时对比新旧知识、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

四、利用图画,诱导兴趣

如遇到教学不易带进课堂的物体,可采用图画进行教学,如plane,train等。图画包括课文插图、教学挂图、照片、贺卡及其它教学图片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图画或图片,有时可请成绩不太好但善于画画的学生帮助绘制一些图画,让他们体验成就感。例如,上初三Module9Cartoonstories时,我就请丁经纬同学每天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卡通人物让大家欣赏,同时用来配合我的教学活动。他虽然成绩一般,但是很善于画画(这一点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中发现的),他的画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是羡慕,这使得他一改往日的沉默,不仅上课时认真听讲,有时还积极回答有把握的问题,让人刮目相看,从他的眼神里我们能读到快乐学习的味道和成功的喜悦。没有挂图和教具时,我就运用简便易行的简笔画,有时边画边呈现,有时边画边操练,有时让学生边听边画。简笔画不仅简便易行,易学易画,而且风趣幽默、省时、省力、省料,寥寥数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或概念。运用图画进行语言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五、交换角色,利用兴趣

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在合适的时候让这两者交换一下角色,是否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呢?众所周知,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思想活跃、敢于挑战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初三下学期时,我尝试用以下方法来充分利用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课前把课文分成若干份,分配给想挑战的同学,再由他们把任务分配给他的组员,大家一起准备、讨论,得出最终的“备课教案”。上课时,这些“小老师”纷纷登台讲解,我则和其他同学一起认真听课并接受提问。这样一来,学生们兴趣高涨,讲的是头头是道,听的是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真正是全班总动员。不过,我可是一个好问的“学生”,所以他们都会很认真地去“备课”,有时甚至上网查资料来准备接受我的提问。每一位能顺利解答我和其他学生的问题的“老师”都会很兴奋,很有成就感,连说过瘾。这使得其他学生跃跃欲试,参与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样不仅轻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充分锻炼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六、开展活动,增强兴趣

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我经常利用教室让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语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课前小演讲、对话比赛等节目。要求学生们都积极准备,踊跃参加,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从教十几年来,由于我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从惧怕英语到喜欢英语,也把我当成朋友和信赖的人,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不少学生升入重点高中,英语成绩仍很好,一位已经考上海同济大学的学生打电话对我说:“感谢老师对我的英语启蒙教育,让我一直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因此,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浓厚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