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及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浅谈家庭教育及原则

殷焕焕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271200

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实际发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进行。要贯彻好这一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力量而行。

要使教育获得成功,就要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以此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幼儿期的孩子,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都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无论是让孩子学做一定的家务劳动,还是让孩子学习某些文化知识,都要从孩子实际身心发展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

2.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既要注意巩固孩子已学过的知识,又要启发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并要启发、诱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孩子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当孩子对所学知识尚未理解时,不要急于教新的内容,要按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向孩子传授知识。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

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让孩子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要求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

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讲一次道理或做一两次练习就可以办到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而成的。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一致,就会促使孩子对某些品德和行为进行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四、寓教于实践活动的原则

幼小无知的孩子,对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想向大人学习他想做的事,因此,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孩子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比如,通过教育孩子穿衣、吃饭,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要求孩子爱护花木、不浪费食物、学着做些轻微的家务劳动等,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增强劳动观念的优良品质。

五、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1.爱而不溺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弛。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1)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又要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品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

(2)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3)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有能力的情况下,就要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一般应给予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向孩子说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防止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2.严而不厉。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四岁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父母走得一样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2)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3)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让孩子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能模棱两可,让孩子无所适从。

六、身教与言教统一的原则

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用说理的办法,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也就是既重视言教,又注意身教,把二者统一起来,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孩子往往喜欢模仿成人。而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模仿最多的是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的行为准则和楷模,因此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为此,做家长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把言教与身教统一起来,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