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患沟通技巧李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浅谈护患沟通技巧李洁

李洁

李洁

(思南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中心565100)

【摘要】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是提高和改进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方式,掌握沟通技巧,正确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这是护患有效沟通的关键。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311-02

1.护患沟通的内涵

护患沟通作为人际沟通的一种具体形式,不仅体现了人际沟通中传递于接受思想、情感的特点,还体现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与意念的沟通与交流。护患沟通可以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了解与相互接受,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搭建桥梁。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以促进护理人员以更加热情、更加饱满的态度来进行工作,还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实现护患之间行动的协调一致,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沟通的目的就是打造良好的护患关系,以顺利执行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促进患护患沟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因素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影响。

2.护患沟通的技巧

2.1言语沟通技巧

2.1.1启发病人主动谈话,鼓励自我暴露

临床调查证明,护士对病人是否有同情心,是病人是否愿意和护士谈话的关键。对于病人来说,他认为自己的病痛很突出;而对于护士来说,病人有病痛是正常的事。如果护士的情感没有“移入”病人,就会缺乏对病人的同情心。

2.1.2掌握使用开放式谈话,避免使用封闭式谈话

2.1.3沟通中重视反馈信息,善于利用反馈的信息

病人和护士谈话时,护士对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病人,例如,适时地答:“嗯”“对”,或用点头的方式表示赞同,这样表示护士在仔细听,也听懂了,已理解了病人的情感。

2.1.4掌握倾听的技巧,了解病人的想法和他们对护理的期望期望

与病人交谈时,如果听者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或者随便中断病人的谈话或随意插话都是不礼貌的。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所谈内容,甚至要听出谈话的弦外之音,即听到病人的生理、认识和情感的反应。

2.1.5了解沉默的含义,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艺术

沉默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护士对病人谈话时,也可运用沉默的手段交流信息。运用得当可起到很有价值的作用。如病人焦虑时,护士可以告诉病人:“您不想说,可以不说,我可以陪您一会儿”,这样可以使病人感到舒适和温暖,病人在沉默中体验到护士正在替他分担忧愁,感到护士与他的情感正在相互交融。但长时间的沉默又会使双方情感分离,应予避免,打破沉默的最简单方法是适时发问。

2.1.6不使用伤害性语言,避免对病人的不良心理刺激

工作人员的不良谈话——由于渴望知道自己的病情,病人会留意工作人员的言谈,并往往与自己联系。护士们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病人听得片言只语后乱加猜疑,或根本没听清而纯属错觉,这都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或严重后果。

2.1.7善于使用美好语言,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应当熟练运用的语言主要有如下几种:

(1)礼貌性语言—(2)安慰性语言—(3)鼓励性语言—(4)劝说性语言——(5)积极的暗示性语言---(6)指令性语言

2.2非言语沟通技巧

2.2.1用超语词性提示沟通

2.2.2用目光接触沟通

2.2.3通过面部表情沟通

2.2.4运用身段表达沟通

2.2.5适当运用人际距离进行沟通

2.2.6运用接触进行沟通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护患沟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中的良性人际关系的基础,且更能使工作氛围协调一致。尊重、同情、理解、关爱病人,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帮病人之所需,以此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情感,在病人及家属的心目中树立起圣洁形象,是防止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基础保证。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是护士实践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1]。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日常护患沟通技巧:①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体谅患者;②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③对患者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④随时向患者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并进行健康教育;⑤对患者所提供的信息保密。护患关系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2]。护士与患者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沟通与交流信息。如营造了和谐的护理氛围,即便是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完全达到患者需求,也会得到患者的谅解,从而化解护患间矛盾,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必需规范护理行为,加强责任心,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诚信和优质服务在病人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和控制护患纠纷引发的不良后果,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素英浅谈护理安全管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谢海娥;潜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