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疾病的条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战胜疾病的条件

郭卉许天英张宇陈彩玲梁天娇王金厚刘立玲

郭卉许天英张宇陈彩玲梁天娇王金厚刘立玲(黑龙江省医院骨三科15003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312-02

【摘要】现代健康理念认为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耐受挫折和逆境,对突发而来的困难能平稳度过。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护理

1术前心理护理

1.1新入院患者:由于患者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对周围都很陌生,所以多数患者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而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痛苦等心理,担心疼痛、生活上不能自理以及发生意外等,为此,我们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评估患者心理问题,从实际出发,提高自身素养,对患者表现的负性情绪给与理解,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以热情、关心和严肃的态度对待病人,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康复过程,介绍主治医师的技能及合适的营养饮食方法,提醒患者必须要配合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要通过治疗和护理的机会,护士要坦然向病人作自我介绍,保持仪表文雅,表情自然,引导病人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及相关的乐观行为,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同时介绍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帮助家属在患者术后照顾问题上做出安排。

1.2手术前一天:做好术前心理评估,耐心真诚做好解释工作,通知病人大概手术的时间。评估病人情绪、心态。护士以真诚的态度、柔和温暖的语言向病人耐心的解释手术要接台的原因是由于第一台和第二台手术病人年龄大、病情重、创伤性大、危险性高等。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医院安排手术的时间是根据病情的需要,配合医生的时间及手术间的安排等来决定的。无关乎病人职位高低、经济条件好坏、文化水平高低等条件,让病人觉得安排合理,无担忧与愤怒不平等情绪。对于特别紧张、有埋怨、不平、不理解情绪的病人,护士应多关怀。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术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保持在手术中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1.3术前提供手术有关信息:手术病人对自己病情不了解,术前应向患者全面详细的介绍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预后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讲解术前准备,术前用药,术中配合的目的。并主动介绍主刀医生的技术、医德的可信性;主动介绍主刀医生成功病例的病人到病房进行探访,解除病人忧虑、紧张、恐惧的心理。

1.4指导病人进行松弛训练教会病人配合手术减轻痛苦和不适而进行的自我调整方式。指导术前深呼吸、有效咳嗽、扩胸、挺腰抬臀等活动。并根据需要合理进行训练行为示范,让病人术前充满信心,并让病人觉得被尊重、重视、解除病人心理障碍。

1.5做好术前用药:一般手术病人有焦虑紧张情绪,表现为术前夜不能入睡。可适当让病人术前口服安眠镇静药,让病人心情放松入睡。对于接台手术病人,早上应多巡视,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定时巡查病人,及时发现病人不良情绪。口唇干裂者,可用湿棉签涂抹嘴唇。接台手术等待时间长的病人,尤其老年骨折病人,多伴有一至二种脏器疾病,由于等待时间长,心情紧张,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时还会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等情况,可提前适当予氯化钠加能量合剂静脉点滴、低流量吸氧,防止发生低血糖。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平时有口服降压药片的,可在清晨六时左右用一小口开水送服1~2片降压药片。有糖尿病病人早上测量空腹血糖,但不能注射胰岛素。髋部骨折的病人,因术前一天已做好手术皮肤准备,拆除了伤下肢皮牵引后,防止病人伤肢的疼痛和骨折的移位,要改变用裸套牵引。夜间伤肢疼痛,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接台手术病人等待手术时间稍长,在等待中,要让病人有充分的休息和舒畅的心情。

2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顺利结束,病人返回病房并不意味着心理护理的结束。病人在术后可进入沮丧、失望、忧虑的心理反应阶段。不同类型的病人和不同类型的手术引起的心理反应不同。术后疼痛可使病人紧张、恐惧。应关心、体贴、理解病人,耐心观察其疼痛反应,如果患者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疾病上,自觉疼痛加重,患者注意力进一步集中在疼痛上,疼痛就会越来越重。同时疼痛受环境影响,安静整洁的环境会使病人心情愉快,而嘈杂的声音,枯燥的生活都会刺激病人产生疼痛的感觉,环境因素影响痛体验。同时情绪愉快的病人对刺激敏感性降低,而耐受性增高,所以不易感受疼痛。安慰剂可减轻疼痛,如有些病人对止痛剂有依赖,对其改为采用安慰剂。自尊心强的人常表现出对疼痛的耐受性较高,易接受暗示的病人痛阈和耐痛阈变化性大,精神容易紧张的病人痛阈低。女性痛阈低于男性,婴幼儿及老年人对痛阈的敏感性低。在护理工作中,除要注意病人的病情外,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向家属介绍护理要领及患者的病情,解除家属的心理压力,取得家属的配合,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尽量想办法帮助患者解除疼痛,减轻心理压力,使其精神放松,要尊重病人,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上,换位思考,为病人着想,与其坦诚相见,平等相待,采用与病人交谈、读报纸等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适当给与止痛药物,可减轻其疼痛,对情绪紧张的患者采用暗示疗法或听音乐等也可减轻疼痛,病人疼痛减轻、情绪乐观又可以增进食欲,使其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所以护理工作者应该主动关心病人,为其提供一切方便,及时消除患者的情绪障碍,指导患者在床上吃饭、大小便及咳痰的正确方法,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康复。

术后病人身体虚弱、烦躁、易怒、睡眠不好。因自我护理能力存在缺陷,平素身强体健,术后衣食二便均需有人照料,病人在思想上急于康复,但事与愿违,其便会对自己以后是否会留下残疾非常担心,对医生护士提出的要求抱消极态度,对术后出现的疼痛不适心烦意乱,情绪波动较大,影响了睡眠和饮食,也影响了身体的康复。有的病人对患肢非常爱惜,自己不动,也不许别人动。为了消除病人这种心理,护理人员必须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做好耐心的安慰和解释工作,告诉他们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肿胀,有利于炎症吸收、促进康复。如患肢不动,会导致关节僵硬,肢体血运受阻,局部肿胀加重,肢体末端缺血低氧,容易坏死。并及时宣教有关骨折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逐渐增加患肢的活动,促进骨折愈合。

3护理体会

3.1骨科护士树立教育观念,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多、最早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3.2制作健康教育的内容: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所以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必要规范化,在较充分地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指导,共同学习并制定了骨科健康教育内容:(1)骨科患者锻炼时间和方法(2)骨科各类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3)骨科病的出院指导(4)骨科小常识:如石膏、牵引、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的注意事项、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

3.3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骨科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预防并发症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骨折患者的饮食调养、药物指导等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3.4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因时而异,它不同于卫生宣教,他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之中,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宜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及照顾者的知识水平制定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检查反馈,及时纠正。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只有患者有资格评定。因此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是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策略,使骨科健康教育日臻完善。

3.5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由于骨折伤病病程长,在医院治疗仅是病程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大多数时间在家养病,如何将医院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延伸到家里,如何让患者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家里也能主动地配合,告诉室内人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新鲜空气。还要注意生活规律,戒烟酒,保持乐观情绪,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回家发生意外时要及时与医院联络。因此出院时的健康教育也起很重要的作用。

4结果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护理的发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已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首先要明确护理的必要性、长期性,主动履行护理职责,积极参加护理知识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合理地实施护理措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轻病患的心理负担,使其愿意配合院方治疗以增强疗效。

参考文献

[1]许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职业与健康.

[2]金永红,李美锋.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和实用医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