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

扎罗

扎罗(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夏嘠完小西藏日喀则857000)

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使其逐步成长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还在教师。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仅仅面向那些分数高的学生。就小学应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培养;自强;自立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7-127-01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端正教育思想,才能实施创造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我们必须把每个人都当做人才来培养。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仅仅面向那些分数高的学生。

1.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1认真搞好政治学习,树立高尚的师德。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通过学习,培养、树立典型,领导干部带头上主课,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搞科研,带头创一流成绩,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树立高尚的师德。

1.2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大搞创新研究,让教师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加强了各科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理论培训和学科素质教育研讨班,大力开展赛讲和优质课评选,这样教师整体素质才能有所提高。

2.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2.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使其逐步成长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

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正确、有力,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教师的主导怎么样才算正确、有力?一是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教学方法论,明确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渠道在于组织教学和启发学生思维。

2.2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学习,归根结底是学会思维。学会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敢于并能够发现问题,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和鼓励,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学生向教师"发难",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有的教师习惯于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去框定学生思维空间,不让学生自由思考,或只给学生思维以极小限度的自由,学生思维的想象即使飞翔开了,也要千方百计把它拉回到唯一的解法和标准答案上。还有一些教师习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来所谓的启发学生,并借以推进课堂教学过程,却不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教师教案上设计好一个一个的问题解决了,并不等于学生的问题解决了,让学生会的问题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何况那些思考量很小的提问,那些让学生齐声回答"是"或"不是",根本谈不上思维训练。

2.3进行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把自己当做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支配,于是,教学活动成为单纯的知识传授。从教师方面看,"应试教育"把这种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推到了极致,各种为应付考试而采用的"招数"尽显其能,最终扭曲教育的目标。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究其原因,则是对教学的根本任务缺乏正确的理解。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不只着眼于当前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

2.4精简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保证。作业要考虑多样化。既有口头作业,又有书面作业;既有只需要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既有知识的记忆,运用,又有能力的训练,培养,做到了各种形式合理的组合。作业还要考虑针对性,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绝不搞一抄二背三默写的机械重复。作业还要考虑全面。我们还根据学生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即由全体学生作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有选作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既保证了优等生的吃饱问题,又解决了后等生的吃好问题。

3.学校应贯彻实行素质教育,把培养"自强、自立"学生作为目标

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要求,改革教学思路和模式,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加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劳动等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一方面就是在考核标准上,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把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等纳入考核,全面衡量一个学生。

4.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同时承担起对孩子的人文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学校的工作,父母应积极配合,如学校要组织学生春游,父母就应该配合;学校要组织学生军训,父母也要配合。再者,家庭要积极承担起孩子的人文教育。父母要教导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如做人要讲信用,要言必行,行必果;做人要有孝心,要孝敬长辈;帮人要关心兄弟姐妹,要学"孔融让梨";做人要守规则讲文明,过马路要过人行横道,遇见师长要主动打招呼。

5.强化学习,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要把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作为问题共同研究,那是因为只有学习才是万能的,只有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成果的大小,而在于不断的追求,不断地努力,促成组织以及全体成员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因而,我们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抓学习。通过学习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做到积极进取,不懈怠不懒惰不被动,不唯利是图,讲奉献,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教育工作不可能急功近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学会耐性,学会持之以恒。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目的就在于强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毋庸讳言,教育教学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有的时候也会有不得已的情况,但指导思想应该是明确的,大家都应该了解,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长线工程,素质教育当然也不例外。更何况良好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需要长期的诱导和培养。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坚持不懈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