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曹雪琴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迎安镇初级中学644208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一点德育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和谐为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家校的和谐、师生的和谐、分数与能力的和谐、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等等,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将是我的不懈追求,工作中我主要坚持四个多一点点。

1.亲密接触多一点点。

平时,学生的业余生活、课外活动、卫生打扫我都乐于参加,半个学期来我一直坚持和学生同桌就餐,也曾多次到男生寝室午休和晚寝,和他们一起打球跳绳、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一起勾肩搭背散步、一起嘻笑怒骂玩要,孩子犯错时,摸摸他的头发,心情沮丧时,捶捶他的肩膀,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和同学乐此不疲的亲密接触中不知不觉拉近了距离,融洽了情感,和谐了氛围,为其它班内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蹲下来多一点点。

专家们都说,班主任做的越久,“教师本位”心理就越来越严重。而克服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心理置换”,即尽可能地蹲下来,设身处地地以孩子的眼光、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学生让我烦恼,而是我在自寻烦恼,他们只是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看待、要求他们,怎么能够让我满意呢?在工作中,我会努力蹲下来,认真考虑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我会努力蹲下来,仔细把握学生行为的性质,分清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现象”;我会努力蹲下来,更多地去倾听、去理解、去发现,不是用自己的而是用孩子们的眼光与内心。

3.发展的眼光多一点点。

工作中我睁大眼睛,去寻找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公开表扬、私下批评,勤鼓励、重赞赏,努力帮助(不是强迫)孩子发展它。我当然不是反对纠正孩子的缺点,而是觉得发展孩子的优势与个性往往是克服其缺点的最佳办法,有了好的精神状态,缺点改正往往事半功倍。而抓住一点小辫子不放,往往会有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效果。

二、注重班风、学风建设,为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一个积极、上进、和谐、阳光的班集体,就需要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其中,班干部的选拔尤为重要。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工作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级领导核心和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学风建设上,关注全体学生,多角度鼓励他们在成绩上有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同时,建立一些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还有要积极配合学校,在班集体大力开展信心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班会和与学生谈心的时间,向学生进行信心教育的渗透,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多给学生鼓舞,多给学生自信,多给学生支持;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德育素质;与各学科教师沟通、联系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的各科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只有将德育教育扎根于班级的日常管理中,通过集体的约束来促进个体行为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学生的价值观念才会随之改变,社会化水平才能更高,德育教育才能取得效果。

三、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高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四、开展课余活动

初中生背负沉重的中考压力,学校文化课程安排得很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极端心理严重,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学生迫于升学考试压力,拼命学习,终日埋头苦干,不与外界沟通,逐渐丧失人际交往技能;一类学生对考试不胜其烦,产生厌学心理,自暴自弃,不愿意学习,这均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危害。

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余活动,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并在这些活动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情感教育目标。如:篮球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既能体验生活又能学习很多的专业技能,比如志愿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五、德育回归生活:生活是教育的需要和源泉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有远离生活的倾向,“口头德育”、“说教德育”丧失了德育的生活性、生动性和实践性,难以真正把学生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所以,我们要构建起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的德育模式,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新课改政策的出台不仅是让学生所学的每一科进行改革,它还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活动,根据他们的特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从学生的切身实际作为出发点,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