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 1

浅谈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吴荣慧1覃永宏2

吴荣慧1覃永宏2

1新疆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巴里坤839200

2新疆巴里坤县社保局新疆巴里坤839200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7-0201-01

正确用药是治疗疾病的前提,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关键。现就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实践中抗生素的正确选择

1.1看病治病首先要明确诊断发热原因不明、无菌炎症、病毒感染,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如果有混合感染需酌情处理。

1.2把细菌学诊断和药敏试验作为选药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检测条件,就要根据病情诊断与其常见治病菌群选药。例如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所致的病就要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其他广谱抗生素。如果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就要选用氨基甙类、酰胺醇类、喹诺酮类等药。有些药效效果虽然很好,但毒副作用大,多粘菌素易引起肾小管损害和神经系统症状。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三氮唑核苷、聚肌胞等。

1.3根据药物在体内分布情况选择用药药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为选药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能渗入骨髓,对骨髓炎、厌氧菌感染有效。呋喃妥因、萘碇酸用于泌尿道感染。有些药如青霉素G、头孢唑啉、麦迪霉素等,胆汁浓度明显超过血浆浓度,可选敏感药治疗胆道感染。

1.4某些严重疾病可选用联合用药当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结核病、创伤感染、脏器穿孔等。但是对联合用药可出现的增强、相加、无关、拮抗四种效果,必须周密考虑,发挥协同增强和相加作用者可采用,如抗结核药的联用等。产生无关效果,在某些情况下还可应用,例如治流脑时,青霉素与可通过血屏障的磺胺嘧啶联用。

1.5考虑菌群的耐药性对治疗的影响,选用对细菌敏感的药物抗菌素的长期大量使用致使常见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肝菌及金葡菌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成为棘手问题。目前人群中细菌感染仍以G+细菌为主,如金葡菌、浓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近年来支原体、衣原体、分枝杆菌感染有增多趋势,军团菌肺炎也屡屡出现。头孢类第二代产品头孢哌酮舒巴坦恰好适应了临床要求,对上述菌群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应用。还有一些氟喹诺同类广谱抗菌药,诺氟环丙、氧氟沙星毒性低,副作用小、可酌情选用。为避免耐药性,可选择新药和药品后代产品,也可选用不常使用的药物。

2抗生素的使用

2.1使用前询问病人是否对选用的药过敏,如有过敏史禁用。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判定试敏阴性方可使用。已停药24小时者需重新试敏。

2.2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给药掌握药品的体内分布、血药达峰时间、峰值、代谢途径和在体内的半衰期。掌握某些药的药效学特点,例如用抗菌药治疗尿路感染时需调整尿液的PH值,已增强抗菌活力,给予NB、VitC碱化或酸化尿液。头孢类抗生素应用氯化钠溶液配置较稳定。

2.3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在药品的最大用量和最小用量之间酌情选择,根据病人体重计算药量,做到给药方案个体化。用药3天如不见效或发现耐药菌株,立即停药,更换药品。

2.4选择最佳效果的给药途径特殊病症采用特殊方式给药,如骨髓、蛛网膜下腔、肠道内等。

3抗生素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如果使用一种能奏效,就不要用两种以上,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3.2不要长期、预防或局部使抗生素。病情需要可交替使用,避免发生二重感染。如果是真菌感染、结核病,可按疗程有计划地使用。

3.3注意药品对人体的不良反应(ADR),即过敏,对肝、肾损害和对血细胞、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3.4注意药的配伍禁忌。使用两种以上药物静滴时,最好分别加液体中,并注意用药后反应。

3.5用药前药看好保质期,不用过期、变质药品和没有经过检验的不合格产品。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治疗疾病的重要保证,用药得当,考虑全面,就能顺利治愈疾病,否则后患无穷。要克服用药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一贯性,从而达到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不断提高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