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袁丽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3
/ 2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袁丽娜

袁丽娜

甘肃省环县环城镇十五里沟小学745799

摘要: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弘扬正气,形成团结向上、和谐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班级成为教育的优质熔炉。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积极、向上的班风呢?笔者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总结了以下三个维度来培养良好班风:一、制度维度(确立班风、培养干部、舆论引导);二、教师维度(关爱学生、注重细节);三、学生维度(依“法”治班、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总之,良好班风一经形成,就会对班内每一位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教育作用。同时,良好班风的培养方法是多样的,究竟哪种更适合于你及你的班级,那要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

关键词:培养良好班风

班风是班级全体学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全体同学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每个成员的努力所形成的一种风气。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呢?笔者从制度、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来谈谈良好班风的培养。

一、制度维度

1.确立班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及班风标准,否则班集体将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因而新生入学之初,班主任就要启发和诱导学生确立本班的班风标准。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一个真正的班主任,不应该像一个单科代课教师那样只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帮助他获得成才、成长、成功的真谛。

2.培养干部。一个班级能否形成团结和谐、有集体荣誉感、有正确政治方向的集体,班干部是关键。班主任应选拔自律性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形成班风建设的骨干力量,并且要不定期地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务工作进行反馈和总结,及时了解掌握班级情况,顺便对工作不尽心的班干部也作了提醒,这样以点带面将全班同学牢固拴在班集体这根绳上,促成良好班风的形成。

3.舆论引导。班风靠正确的舆论支撑,而正确的舆论必须建立在全班占压倒优势的正确认识和言论的基础上。要创建良好的班风,就要通过同学们共同努力、相互团结、互帮互助才能实现。为此,班主任就要选择一些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策划主题班会活动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要有集体意识,集体是要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表现集体的力量的。

二、教师维度

1.关爱学生。良好班风的建立,班主任首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师生间有情,才能使学生动情。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与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成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你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点滴铸就辉煌”,班风的好坏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因此班主任要留心班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现象。对于好的表现即使再小也要及时鼓励表扬,力求让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对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要未雨绸缪,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班风的培养是个细水长流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始终抓紧经常性的教育和训练,不可有一丝懈怠。同时,班主任又要善于去利用一些特殊时段和事件,及时引导,对学生进行教育,收效会更好。

三、学生维度

1.依“法”治班。要尽可能地推行民主管理,通过师生共同制定和遵守班规,形成新的教育环境。还要让学生学会自治,班规的制定以学生为主、围绕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制定,这样执行起来更利于学生接受和信服。凡在班内宣布的制度要求,一定要认真执行,并经常进行检查、评比、总结;对学校提出的各项要求和布置的每项任务,都要教育学生认真执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这样既能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的思想。只要平时要求严格,久而久之,良好的班风就形成了。

2.以身作则。作为一个合格、称职、优秀的班主任绝非易事。除了基本的素质过硬之外,还要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思想风貌、行为习惯做示范;要逐渐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共同的习惯、风气,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压力变动力,由不自然到习惯的过程,逐步培养良好班风的形成。

3.榜样示范。“拨凉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总是利用自身美好的形象给人以美的熏陶,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去追随他、效仿他。榜样既可来自历史上的英雄也可来自社会上的先进典型,而直接对学生起参照作用的是班级的教师和学生骨干。班主任要在班上树立各方面的榜样,引导学生崇拜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以弘扬班级正气,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局面,这样有利于形成努力进取、积极进取的班风。班主任必须培养好一批骨干力量并带领这批骨干分子,首先成为班风的实施者,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如此,坚持不懈,才能带出一种风气来。

总之,良好班风一经形成,就会对班内每一位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教育作用,使他们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班集体联系起来,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对班集体所应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良好班风的培养方法是多样的,究竟哪种更适合于你及你的班级,那要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袁宏东晋史家《后汉纪》[M]。

[2]乐正克(孟子的学生)战国后期《学记》[M]。

[3]钱琦明代政治家《钱公良测语·规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