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几种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探索几种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杨荣兰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腾冲679100)

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以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学生在实验前,老师必须准备足够的实验材料,这样费时、费力又费钱。即使如此在教学中也只是分组实验,学生不可能每个人都动手参与。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利用我们当地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用身边可以就地取材的材料做实验,可以让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

我根据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在实验中探索新知识。创新意识也是使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作为智力正常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教师应具有的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我们学校地处冷凉山区,周围有许多菜园、林地、荒地等,杂草非常多,我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天然材料来做这个实验。具体方法如下:

材料用具

各种杂草、不透明的纸、曲别针、酒精、大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滴管、试管夹、镊子、碘液和培养皿等。

步骤

1、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把不透明的纸(最好是带层锡箔纸的那种)剪成自己喜欢的各种形状,以便增强学生兴趣,鼓励人人动手。

2、上实验课前一天(晴天最好),同学们把剪好的纸片、曲别针带到学校周围的菜园、林地、荒地,选取向阳、健壮的杂草叶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用剪好的锡箔纸片遮盖好,再用曲别针夹好。并保证到做实验时,被遮盖叶片经过24小时处理。

学生有选霍香蓟、车前草、鱼眼草、飞机草、头花蓼、凤仙花、荷莲豆草的,有选青菜叶、白菜叶、油菜叶、蚕豆叶、玉米叶、野茼蒿、锦葵的,有选桃叶、李叶、梨叶、梅叶等等。

3、验证

(1)实验时摘下被处理叶片,取下遮光纸。

(2)把叶片放入盛有体积分数95%的酒精的小烧杯中,把小烧杯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隔水加热煮沸。

(3)见叶片褪色,变成黄白时,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

(4)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培养皿中,用滴管向叶片上滴加碘液。稍等片刻,可见叶片被遮光部分呈现各种形状的黄白色,见光部分明显呈蓝色。此时,学生非常兴奋。

由此证明:绿叶能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并且在多次实验中还发现,不同植物的叶片制造淀粉的能力不同,实验效果也不同。实验效果最好的是霍香蓟(臭草),其叶片大,易操作,易脱色,形成淀粉多,易显色,并且显色时间短。其次是车前草(烂蛤蟆草)。这两种植物生长期很长,并且容易采集。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多用上面的材料做实验。而像鱼眼草、凤仙花、玉米叶、桃李叶等不易脱色。像菠菜叶、青菜叶、蚕豆叶、荷莲豆草叶等因叶子软,当在实验中进行加热叶子就烂了,且在实验中不易脱色,没有明显效果。

所以在不断对各种绿色叶子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后,让学生从中也发现在对此内容的学习和探索中,不仅从实验中发现植物进行光合的真实性,还总结出在我们实际生活的环境对于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对此内容实验做实验时值得推广的是霍香蓟,其次是车前草。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教学改进,从中我发现对于教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指导下,我们要不断探索内容对于我们具体的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以及灵活应用周围的资源,让知识在学生的实践中得到更灵活的学习和更深刻的记忆。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而且也让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断的创新。作为教师应深刻领会《课标》精神,挖掘实验教学的内涵,将实验知识、实验方法与实验操作有机地统一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主动实验、仔细观察、积极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待科学的创新意识和态度也将会逐渐地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未来具有开拓精神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