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及其小说的魅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东野圭吾及其小说的魅力

岳安定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岳安定

东野圭吾是近年备受瞩目的日本推理作家,1985年作品《放学后》荣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后正式成为作家登上文坛。1999年以后,其作品不仅在本国受到强烈的追捧,在中国也逐渐备受关注,2007年以来,出版业也大量翻译引进其作品,在图书市场引起一场“东野热”引发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11年东野圭吾以480万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外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为什么近年来能够如此火热呢?

一是作者自身敏锐、独特的视角

东野圭吾自己曾经说过,需要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异类”元素,这种“异类”元素是必须是有深度的,最好是可以引发争议的,从而来带动销量。因此在自己的小说创作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抛弃一些传统上一定要背负某种社会责任感,采用“洒狗血”式的创作方式。其中《名侦探的守则》和《恶意》就是很好的体现。如果说前者是对“旧势力”的清算,那么后者则是东野风格的完全体现。小说在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就把犯罪凶手暴露无遗,凶手对自己的罪证供认不讳。可是在犯罪动机方面却是含糊闪烁。他明确告诉警察,自己只求速死,别无他求。在之后的三分之二的篇幅里面,“犯罪动机”成了唯一的悬念。动机是犯罪的根源,牵扯到人性方面的问题,在东野圭吾看来这就是那种“有深度,能畅销”的元素。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应该不遗余力的把“狗血”洒上去。即使大多数的读者对人性的探讨不是那么的感兴趣,可是也会在阳光下对阴暗面的暴露津津乐道。

可能绝大多数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而东野圭吾反其道而行之,他推常人难以预料之理。因为他觉得只挑自己所擅长的,会让他一路变“小”。因此东野圭吾反挑自己最不擅长、拿最不想写的的主题、题材来试。而在陌生的专业领域总会遇到强大的挑战,常常有被卡死的感觉。他自己说到:“我遇到的很多棘手的领域,但毕竟我只是一个人。就像小说里写过古典芭蕾。可是老实说我对古典芭蕾完全兴趣缺电。但为了了解其中的奥妙,一年去观看20多次。我强迫自己喜欢,当把不喜欢变成喜欢之后。我变成了新的专家,不一样的专家。”当把“不专业”变成“专业”以后,一定会有新的亮点的出现。

而在其创作后期笔锋也越发的老辣,情节跌宕诡异,作品文章的设计有其独特的风格。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作风逐渐超越传统推理小说的框架。

二、作品顺应潮流、立足于社会现实

艺术生产不是脱离我们的社会而存在的,艺术是生产的特殊形态之一,它同样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艺术生产力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相适应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一种特定的艺术生产。

在东野圭吾的作品中,很多都是立足于日本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应该说正是这种现实问题使读者在阅读小说时除了对小说离奇案件的本身之外,又能对小说引发的社会问题感同深受。例如以核能发电厂为舞台的《天空之蜂》、试探日本升学教育问题的《湖边凶杀案》,直指被害人及加害人家族问题的《信》和《彷徨之刀》,这些都在显露出东野对于刻画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执著。作品借杀人写出社会的罪与罚。东野圭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东西,比如人性的独白,比如社会的炎凉。我想,这些东西永远是人类需要关注的命题。因此,不存在过气的危险。创作者应该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努力去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游戏或其他一些东西。这是一个作家的责任,不仅仅是推理作家应该这样做。如果一部作品和社会没有发生任何关系,我实在不敢想象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东野圭吾在作品中揭示和剖析社会问题。他观察发现社会问题并将自己的理念直接经由作品体现出来,这便造成了东野的作品主题与社会的诸多层面相互呼应、紧密相联。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以及引发的人性思考,无疑是引起读者共鸣并风靡于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要素材。

而这种对于人性的深入挖掘在他的作品《白夜行》中表现得更为深刻。《白夜行》创作始于1997年,而这一年正是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之年。而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从1973年到1992年。可以说,小说中对于社会背景的建立,是小说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的交叉和统一。例如第一起杀人事件的地点“烂尾楼”,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当时日本的泡沫经济状态。可是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贫富和阶层分化也严重起来。为了积蓄,人们消耗了过多的体力和思想。身体上的过大压力造成的心理上的不稳定也可想而知,更多的人变得加倍自私和虚伪。这自然滋生出一系列丑恶现象。例如婚外情、变态心理、乱伦等。而揭发这些现象和由此产生的人性问题就成了《白夜行》创作的目的之一。这些创作的目的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且与读者的阅读心理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同时东野圭吾的作品不像中国的大多数作品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多以悲剧结尾。而从日本的古代文学到近代文学到影视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的骨子里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物哀的情怀的。而东野圭吾的“差一点完美”的故事章节的设计和环境渲染,让这种“残缺的美”完全写到人们“物哀”的骨子里。

三、生产型读者

一部作品被创造出来,如果没有读者,那么这部作品的价值永远也体现不出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一部作品的好坏与否读者起着关键的作用。读者担任的是接受者、欣赏者的角色。而实际上读者不仅是接受者、欣赏者,在接受和欣赏的过程中读者也可以是生产者。所以说相比于传统的观念,文学创造者是唯一创造主体的观点在现在已经不适用。在现代没有唯一。而在东野圭吾就很好的做到了这种没有唯一。

他的小说,一方面切合读者的口味,抓住读者的心理等等,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追捧。更重要的在另一方面,看东野圭吾的小说读者不仅是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创造者。在其作品中通过独特的思维设置一些列的伏笔,给作者留下悬念,让读者能够自由发挥想象,接下来的故事到底是怎样进行的。或者是一些故事的到最后答案都不是很明了,没有一个固定的结局答案,这也留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和自由的选择。而实际读者想象思考的过程就是读者自己创造的过程。例如在《白夜行》里面的每个谜题、每起案件、每个凶手,以及所有的线索和推理都昭然若揭的摊在了读者面前,最后的判断却要交给读者来做。其实整个《白夜行》的全部文本都可以被看作交在读者手中的一个选择,尽管证据确凿但也没有铁板钉钉,读者也可以选择不相信。所有的故事谜底完全由读者是否承认而决定。

就是这样,给与读者一定的主动权,让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作品的本身的创作当中来。真正体会到作品的魅力。

四、总结

作者、作品、读者是艺术创造、文学创作中的不可相分离的三个部分。东野圭吾作为一个艺术创造的主体来说,具有严谨、冷静和超乎常人的想象、敏锐独特的视角。这些能力都是他创作出好的作品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能力使其作品富有灵魂与生命力。一部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也必将吸引大众的眼球。引发人们不同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虽然东野圭吾的作品备受争议,觉得作品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降低了艺术性。所以其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大众追捧。这种观点恰恰是错误的。并不能因为他热门,他受大众所喜爱,而牺牲了自己的艺术水准。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大众,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作者个人魅力和作品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