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表扬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谈谈“表扬艺术”

覃小民

覃小民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马头小学四明教学点

从高中毕业,我就拿起书本走上讲坛,大部分时间都跟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也总结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我知道孩子们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矩的习惯。“表扬”作为一种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被人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受批评多,特别一部分缺点多的学生身上,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可以说极少获得老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这时候,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拿起表扬这个有力的武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使其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因为学生缺少的正是关爱和认同,表扬与奖励效果往往不错,但是使用表扬与奖励,不能随意和盲目,不恰当的表扬,未必能强化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行为,抑制不良行为,同样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几十年的教学工作实践,我认为表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善于表扬

老师应该深入了解特优生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学生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学生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作为教师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少加批评,可能效果会更好。

二、要及时表扬。

对待优生应该表扬的行为,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奖励,以强化刺激,因为学生心目中,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例如:我班一位自制力弱,平时上课说话比较多,影响学生学习的学生,几次班级活动中,如打扫卫生,为体操比赛借衣服等积极劲,我就及时表扬其讲究卫生,关心班集体的优秀品质,从而引导该生对整个班级学习气氛的维护上,使其自制力得以加强。所以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不能时过境迁才表扬,否则,表扬会使学生莫名其妙,这样的表扬不会有好的印象,更谈不上优化优秀品质和行为的作用了。

三、要乐于表扬。

对学生的表扬应是老师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认为“优等生”一点好的表现微不足道,不轻易表扬学生。要求学生一下子由“差生”变“优等生”是不现实的,只要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顺利转化,老师应该乐于表扬学生。如我班的张如龙同学,平时作业不按时完成或者干脆不做,有一次,他难得一次按时交作业,我还发现其实做得很不错,当时,我就及时在全班对他进行表扬,并给予一点点的物质奖励,从此以后,他的作业完成情况还是可以的。

四、表扬要有针对性。

表扬要有依据和目的,不能盲目和随意。例如:学生学习上稍微有一点点进步,就应该就其学习上大力表扬;在纪律方面也一样,如此就能起到强化优秀的作用。否则,该表扬的不表扬,不该表扬的说好话,或表扬起来笼统概括,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反而会冲淡转化的效果。

总之,在“优等生”转化的过程中,老师应真正有一颗爱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要吝啬表扬,善用巧用表扬艺术,往往比批评更具成功更能使学生顺利转化为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