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动脉成像在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因素相关性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CT动脉成像在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因素相关性的分析

胡铃

安乡县人民医院湖南安乡4156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CT动脉成像在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相关性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一共有85例,对其采取CTA(颈部动脉成像)进行检查,对其斑块体积进行测量,成分组对比,将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给予分析。结果:管腔狭窄程度与斑块体积呈现正相关,年龄以及吸烟史与斑块体积呈现正相关,高血脂病人的斑块脂质成分比较少,钙化相对比较多。结论:颈动脉斑块体积和成分比与其风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因素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CT动脉成像;颈动脉斑块;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因素

脑缺血的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其病理特点包括有毛细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以及血栓性疾病。随着临床CT的日益发展,使颈部大血管病理改变的检出率进一步提高,过去动脉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程度一般是认作是评估中风风险的指标,早期斑块体积的增加一般会随着血管正性重新构建,然而这个时候的相关症状已较为明显[1]。本文笔者选取在我院接收的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一共有8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症状,同时采取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一共有85例。85例患者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1.2方法

颈动脉检查采取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层厚度为0.5mm,扫描野从主动脉弓层面一直到颅脑底部动脉环处,经过肘部静脉以3.8ml/s的速度注射60ml。获得矩阵为512×512的重建图像,检查结果输入工作站给予处理。以CT值130HU和60HU作为分界点,将其成分从高一直到低划分为钙化、纤维以及脂质三个部分,同时给予伪彩。

1.3评价标准

通过软件对斑块体积进行估算,以斑块体积作为整数百分比,颈动脉多发斑块的患者,选取狭窄程度最高的斑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检查结果,管腔狭窄成分分为1%-19%,20%-49%,50%-69%以及70%—99%。

1.4缺血性因素纳入标准

吸烟史在10年以上,高血压在无任何控制之下持续15分钟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或者舒张压在90mmHg以上,高血脂指的是胆固醇在6.2mmol/L以上,糖尿病指的是血糖在7.0mmol/L以上,餐后血糖值在11mmol/L以上[3]。

1.5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斑块体积和斑块成分情况

在85例患者当中,纤维组织和脂质成分在任何斑块当中都能够看见,随着斑块体积的明显增加,纤维组织却明显减少,脂质成分比例明显增加,钙化比例轻度增加,详见表1。

3讨论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4],斑块成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发生改变的,其能够明确反映一段病程当中动脉硬化疾病的发展,斑块成分与斑块体积的改变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斑块体积的增加一般会伴随着脂质和钙化成分的进一步增加。另外,管腔狭窄程度并不能够完全表明心血管病危险程度有以下几点可能的因素;(1)在颈部动脉斑块当中,管腔狭窄程度在50%以上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大,这也许是不稳定的斑块初期已出现了症状;(2)血管壁内膜和血管分支在斑块可以被检查出来之前就可以允许一定程度的硬化;(3)在斑块形成初期,为了能够保证正常的血液供应,血管正性重新构建充分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5],斑块的是否稳定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当中斑块脂质核心与纤维帽之间的比例非常关键,帽盖厚度与脂质核心之间的比值越小,则其稳定性就越差。不稳定的斑块在临床检查当中发现,因为血管平滑肌以及所分泌的基质相对比较少,收缩蛋白过度凋亡,进而导致纤维帽变薄。所以,脂质核心过大以及纤维帽变薄是引发斑块破裂的主要因素。另外,稳定斑块属于成熟期病理改变,纤维帽相对比较厚和硬,所含有的脂质坏死核心相对比较少;基质以及平滑肌细胞相对比较多,同时大部分平滑肌会进入到内膜进行增值,所以,相对比较稳定。本文试验结果显示,在85例患者当中,纤维组织和脂质成分在任何斑块当中都能够看见,随着斑块体积的明显增加,纤维组织却明显减少,脂质成分比例明显增加,钙化比例轻度增加;管腔狭窄程度与斑块体积呈现正相关,年龄以及吸烟史与斑块体积呈现正相关,高血脂病人的斑块脂质成分比较少,钙化相对比较多,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颈动脉斑块体积和成分比与其风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因素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国卿,封丽芳,孙明东,等.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8):827-831.

[2]夏明武,贺军.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1(8):832-834.

[3]NichollsSJ,TuzcuEM,CrowsT,etal.Relationshipbetween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andathcrosclcroticdiseaseburdenmeasuredbyintravascularultrasound[J].JAmCollCardiol,2014,47(10):1967-1975.

[4]肖文,李仓霞,薛海龙,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自原、D一一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1(3);266-268.

[5]YashidaK,SadamasaN,NarumiO,etal.Symptomaticlow-gradecarotidstensiswithintraplaquchemorrhageandexpansivearterialremodelingisassociatedwithahighrelapseraterefractorytomedicaltreatment[J].Ncurosurgcry,2012,70(5):1143-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