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多元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3

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多元课堂

王琴

关键词:学习方式;英语教学;多元课堂

作者简介:王琴,任教于浙江省宁波市邱隘实验中学。

随着新课程富含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的创新发展势不可挡。英语是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了解国外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的工具,也是世界范围内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更是我们接纳世界、通向世界的桥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适应学生语言潜能发展需要”、“适应二十一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要”的新型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英语课程标准》将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为英语教学推进传统模式开辟了新视野。

一、对不同学生应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征的方式,也是人的智能的具体表现。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表现出来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强项或强项组合来学习课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直观模型进行学习和记忆单词,有的则偏爱依靠句子、同义词、同音词或拼写相近来学习和记忆单词。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如阅读材料、观看影视等)进行学习活动,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如听广播、录音、讲座等)去学习英语知识,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如动手画图、抄写单词或与他人对话、背诵等)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层次的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我们的学生中,视觉型学习者比例较大,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观察事物的欲望,当教师教新的单词时,如“car,bird,boy”等,他们会看着教师的嘴唇动作模仿发音;或者当教师做示范的时候,如“run,swim,jump,singasong等,他们会非常注意看教师的每个动作。视觉学习型的学生主要会依靠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来吸收信息,并进一步理解、记忆它们,他们对直观的东西记忆力非常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观看对象:图片、照片、实物、幻灯、录像、电影等,那些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能使他们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然后加以适当的提示和讲解,学生就会对本课新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图像和文字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后,运用提供图片、图像、照片的信息,编个对话或是写篇日记。通过视觉通道,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听力对于许多同学来讲是英语学习中的弱项。但是要灵活运用英语交流,听力是最基本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运用多种听觉通道提高学生的听力感知能力。多媒体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动画,变化多端、速度快的图片,教学内容和空间的拓展;而且它可以取得听力教学的最佳效果,使听觉型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耳朵,在非视觉信息输入的学习中感到愉快,喜欢听歌曲、新闻、故事、与人口头交谈。动感的画面配合美妙的音效、新奇的互动环节,不断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和保持着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鼓励他们与同伴一块学习,提问同伴、倾听同伴的报告或大声地跟读已经掌握或需要掌握的内容,要求他们模仿正确的发音和标准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除此之外,教师播放课文中的听力材料或一段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英文短录像,让学生认真去听,组织学生对录像的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再结合一些测试性的听力练习。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训练听力的目的,提高了应试的能力。

对于喜欢操作性活动,动手尝试的触觉型学生,鼓励他们在做中学,与其他同学互动,设计角色表演、模仿等活动,把他们的旺盛精力倾注到学习活动中。比如在上8年级上册Unit7Howdoyoumakeabananashake?第一课时:如何教学生做奶昔?学生们刚上完体育课,满头大汗。笔者就借情景设计问题:Areyouthirsty?What’syourfavoritedrink?学生的回答:Cola,Orangeandsoon.然后引出Myfavoritedrinkismilkshake.Doyouwanttomakeadeliciousmilkshake?马上激起学生要去做奶昔的欲望。在多媒体上呈现做奶昔的工具和材料,自然地教新的单词和词组,观看整个做奶昔的过程。然后要求学生一边模仿动作,一边朗读,熟练地记住做奶昔的基本环节。最精彩的片断莫过于学生分组做奶昔,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用事先准备的材料制作各种品位的奶昔,推选出最佳制作小组和最佳解说员。这节课,更是触觉型学生的知识乐园,他们大胆地模仿、表演,使教室萦绕欢快的笑声。真正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动手模仿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动脑、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培养和谐的师生情感,让学生在丰富流畅的语言氛围中创新探寻,在师生共创的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验、感悟、享受学习。

二、应采取匹配策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与教学互动不可分割,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之间也是共存且互动的关系。研究表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匹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偏爱独立学习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集中注意进行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结伴学习,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益,出现“社会干扰现象”。而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则往往受益于相互激励和相互启发,享受“社会促进作用”或结伴效应。一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时,他们有可能觉得孤立无援而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应该识别并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所偏好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均衡地实施匹配策略,使每一类学生均有机会按自己偏爱的方式接受教学的影响,避免因只对一种学生实施过度的匹配而忽略其他学生的需要。在每一节英语课中,教师都应坚持贯彻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有条件的话还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视听设备辅助教学,在视觉、听觉、动觉等诸多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新教材初中八年级下有一篇课文关于“HaveyoueverbeentoDisneyland?”里面的新鲜词汇比较多,而且篇幅和句子难懂。笔者将这篇篇幅较长的课文进行了一番加工处理后,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Step1.Playaguessgame.

教师编写一些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让学生猜出句子所描写的卡通形象,如:HeistheMonkeyKingthatleadsagroupofmonkeysagainsttheruleoftheEmperorinheaven.

Step2.Watchavideoofcartoons.

播放由若干卡通电影片断剪接的视频,让学生说出每部卡通片的名称和里面主人公的名字。

Step3.Listentothetapeofthetextandtrytocatchthemainidea.

听课文录音并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基础差的同学可以用一两个关键词汇表述。

Step4.Lookthroughthetextandanalyzethetext.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将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并用一句话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Step5.Readthetextcarefullyandanswerquestions.

教师针对各部分的内容分别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如:Multiplechoice,Trueorfalse,Simplequestions等,供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

Step6.Self-assessment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Step7.Cution

学生分小组合作,选择喜爱的卡通故事模仿表演,要求“有声有色,形神兼备”。然后以小组互评、自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评出优秀表演奖。

Step8.Homework—Writeapassageaboutyourfavoritecartoonhero.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课堂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智能优势(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既能让学生深刻领会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学以致用,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欣赏美、学会与同伴合作等良好品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采取错位失配策略——弥补学生学习方式的不足

某些时候有意识地使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错位能弥补学生学习方式的不足。教师应采取有意识的错位失配策略以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使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例如,对于偏好独自学习、不善交际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积极投入小组学习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得到发展。对于视觉学习型孩子,教师应该开发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除了给他们擅长方面增加刺激外,也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触摸周围的物体或用耳朵听音乐。你可在给学生视觉线索的同时,也给他们一些听觉指引或亲自体验一些活动经历。另外,让他们参与真实的情景,问他们怎样到达具体的生活圈中的地名?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上有多么出众,而是要注意他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是全面。主动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热情,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并达到交际目的,更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为今后的独立、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采用有意识的错位失配策略以鼓励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使他们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在热切呼唤教师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更呼唤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走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道路,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够通过课堂主渠道得到提高与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用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衷之情和创造教育的灵感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在英语语言领域中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能够在英语语言这一领域中可持续性学习和发展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邱隘实验中学

邮政编码:3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