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浅谈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苗树安

〔摘要〕在很多教学方式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法主要是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教学实践。化学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1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1.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学生能进行有效学习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问题性的情境常常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包括:现场试验或实验演示;叙述或再现化学发展史中的事实;借助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或模拟、仿真方式,显示与化学知识冲突的日常生活常识;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矛盾的事实、现象、数据,并加以对照、分析;提出学生依靠现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方法,激化矛盾等。

在启发学生思考、全面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探索教学中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决定。

1.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结点,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要尽可能利用语言的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问题,诱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作出一些假设,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

1.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例如,在学习Al原Cl3和NaOH反应时,学生明确了实验是为了验证操作顺序、试剂用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试管、滴管的使用方法,强调做好实验记录。但由于在操作顺序和试剂用量上各个学生不尽相同,结果给出了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时的学生由于现象不同感到惊奇,而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指导启发学生间相互对比操作顺序、试剂用量,并进行讨论,分析反应原理,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我探究的实践方法,既可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又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1.4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上得到全面发展。

1.4.1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推导、论证相关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实验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现象或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感性认识,检验理论观点,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与此同时,训练实验操作技能并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应课内外并重,既要注重课内的分组实验教学,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外使用身边物品进行化学实验,拉近生活与化学的距离。

1.4.2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通过化学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化学、从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人的思维发展由具体的感知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中学生处于由经验型的形象思维向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转化,正是人的一生中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学习化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在观察和实验中,思维始终是积极参与的;然后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活动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原理。

2采用探究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2.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2.1.1多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探究熟悉的问题能够使其认识到探究的价值,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2.1.2化学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及社会环境相结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

2.1.3探究的问题难度恰当。太简单的问题,学生无需探究就能回答;太难的问题,学生会认为高深莫测,解决问题简直是望尘莫及,而彻底丧失探究的信心。美国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曾说过:“学生必须面对困难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问题,能享受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摘到果子的乐趣。这样,学生们就意识到他们能够处理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当他们获得了探究的工具、养成了探究的习惯,他们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2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由于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多种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地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科书等文字教学资源,同时辅助以音像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