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叶茂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叶茂林

叶茂林

叶茂林(四川省宜宾市李庄中学校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更多的能适应需求的优秀人才。在这一形势下,体育教学必须要从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和适合社会的需求去考虑教学目标,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体育常识,还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及体质,把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和美育教育贯穿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8-255-01

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5―19岁,正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也是决定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的良好发展。强壮的体魄是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优良思想道德、劳动技能的载体,而身体的发展是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高中必修课,也是促进身心发展进而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学习动机和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重要因素。[1]要想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设计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是关键所在。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主要活动场所是广阔的操场。因此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模式,除了教师给学生讲解课程计划和运动步骤之外,大部分交流都是随机的。但看似随意的教学却有很多多变性因素,它是随着客观环境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这么灵活多变的教学环境之下,就更需要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才能保证课堂环境的有序、和谐。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有那么一点点自我和轻狂。如果一旦对体育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就会极大地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就更要重视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语言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教学上要更为注意。因此教师要尽量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参与运动。

二、体育教学内容展现方式多样化

高中学生喜欢参与体育学习,实际上是喜欢以某一内容为载体的多种趣味性、竞争性的游戏和比赛活动,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集体性的活动中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次要目的是在学练技能、技巧中体验运动乐趣,以及结伴交友和锻炼身体。高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目的性的固有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即要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融入游戏与竞技活动之中。有效地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使学生练习带有目的性、方向性。练习应穿插于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进行,同时,练习要富有方法性。体育练习时新内容的延续、补充和提高,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练习的设计上,不仅要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更要成为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有效工具。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过于严肃,势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如果学生做完练习的第一反应是观察教师脸上的表情而不是体会练习过程中的满足感,那么学生也就永远都"活"不起来;其次,要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循循善诱,永远不要让学生觉得"我肯定不行"或"这太简单了,我不练都行",而要让他们认为"我肯定能行,让我试一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底年级同学,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

四、关注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种对学生差异的关注,在体育游戏的设计以及在分组学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体育教案的设计中,分层练习,差异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选择不同的梯度。在教学中要选优秀的学生及一般的学生做表演,其余的同学观看学习,大家积极性高涨,都不示弱。我们不去评价学生表演的好坏,但我们可以看出全体学生都参与了。都来展示自己的才能。不论学生们感受深浅与否,他们都可以大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并不一概而论;而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虽然学生有差异,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却得到了不同的展示,这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还采取多种办法来指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觉得自己有兴趣有意识去玩去学,这也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改中的玩中求学、学中取乐的理念。

五、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在课程标准中,就曾明确地指出,运动兴趣属于学生自主学习于终身锻炼的重要前提。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兴趣。如在教学篮球之前,可以让他们自行拿球进行练习,在其觉得有必要学习时再开展教学,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要学生充满兴趣,就会积极参与,由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因此,我们就要调查了解,提前安排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六、正确运用讲授评估,从而普及体育课程讲授的有效度

学生学习评估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课程成长的方向.尤为是课程指标主体取向评估的提出,更为夸张每一个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历程中的“反省意识以及威力”。在体育与康健讲授中运用好学生学习评估,能有效让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历程中的举动举行反省,从而不停普及自身,包管有效讲授的顺利施行,咱们应从如下几方面正确运用好学习评估:首先,树立"以学生成长为本"的古代教诲理念,并明确体育新课程评估理念,致力发挥学习评估的激励以及进取作用.其次,强化学习历程评估,用解散性评估指出学生应致力的方向。第三,存眷学生悬殊,尤为是学生春秋生理活动以及认知程度的悬殊,鼓舞学生举行自我评估.西席在讲授中要公平川对于待每一一名学生,依据每一个学生个别的成长环境公正地举行评估,并构建成长性的评估体系,使学生主观地意识自身,患上到乐成的体验,引起学习兴致,从而普及体育课程讲授的有效度。

总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去为学生拓展一个空间,而不是让学生艰难的来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和教学只有在师生愉悦的情况下才会迸发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