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胸腔穿刺治疗自发性气胸37例的护理

/ 2

套管针胸腔穿刺治疗自发性气胸37例的护理

杜丽楠

杜丽楠(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肿瘤医院154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304-01

【关键词】胸腔穿刺自发性气胸护理

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气体进入胸膜腔内,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由于肺实质和脏层胸膜破裂而引起的胸膜腔内有空气存在称为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多发生于慢性肺部疾病,病情危重,变化凶猛。如果处理不当,护理上不能细心观察和配合抢救,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但最近几年我科用套管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的37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均痊愈出院:

1临床资料

37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8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为51.5岁。气胸部位左测25例,右侧12例。全部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心慌、喘气、咳嗽,有的还伴随着发热、休克、大汗淋漓。其中两例昏迷。所有病例以X线检查确诊为气胸。且积气都大于50%(一侧)。穿刺后,有一例出现局部疼痛,1天自愈;有二例引流出粉红色液体,1天自愈(可能与引流出病灶里的液体有关);其余无特殊不良反应。

2护理要点

2.1穿刺前的准备常规作普鲁卡因皮试。皮试为阴性者穿刺用2%普鲁卡因局麻。36例均为阴性,1例为阳性,改用利多卡因局麻。备无菌一般胸腔穿刺包,协助胸腔穿刺抽气500~1000ml:备无菌套管针一根、手套2双、静脉切开包一个、纱布几块、2%普鲁卡因1支(菩鲁卡因过敏者备利多卡因)、1次性输液管l根、胶布及200ml生理盐水的无菌水封瓶,供穿刺时用。向患者讲解套管针穿刺后好的预后,消除其紧张心理。必要时用安定镇静,使其术中配合。37例患者均配合好。根据病情需要,准备给予氧气输入。

2.2穿刺中配合

凡是行胸腔穿刺抽气500~1000mL,1小时症状不缓解者,是套管针穿刺闭式引流的绝对适应症。其协助步骤如下:

①助患者取半靠位,必要时撑起床头靠背架。头偏向健侧,露出气胸部。在冷时关好门窗。②打开无菌包,取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待操作者铺上孔巾后,用胶布固定孔巾。③锯开2%普鲁卡因1支(或利多卡因),供操作者做局麻用。④待操作者将穿刺点皮肤切开(约0.5cm),用套管针刺入胸壁肌肉直到胸腔,拔出针芯后,给其递一次性输液管(一次性输液管长30cm左右,并将插入端剪园滑,在1cm及3cm非一侧各剪一个3cm长短的小切口)作引流管。同时。将引流管的尾端用血管钳夹住,以免空气进入胸腔。④当引流管通过套管针插入胸腔8~10cm时,将胸外引流管接入水封瓶玻璃接管,松开引流管尾端的血管钳。如果水封瓶内玻璃管有气体上下波动,则说明穿刺成功。再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尾端,分开水封瓶玻璃接管与引流管。待操作者退出套管针10cm,用另一血管钳夹住引流管上端8cm处,松开引流管尾端的血管钳。当操作者全部退出套管针后,再次接水封瓶玻璃接管和引流管,并松开引流管上端血管钳。把水封瓶固定在床边。⑤操作者用缝线固定引流管后,用无菌纱布盖住切口处,且用胶布固定。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

2.3穿刺后的护理

协助患者取半靠位,待病情稳定后可取高枕卧位或平卧位。拔管前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观察伤口有无疼痛、渗血及感染情况:2l例患者中仅1铡伤口疼痛1天自愈,其余未见渗血及感染情况。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水封瓶里的玻璃管无气体逸出,但患者心慌、喘气的症状愈来愈重。说明引流管有阻塞、扭曲、脱出等情况发生。此时应检查伤口处的引流管固定是否牢固、扭曲等。如果没有以上情况发生,则应用50ml注射器吸无菌生理盐水50ml,从引流管注入胸腔,以消除引流管阻塞。若水封瓶里的玻璃管无气体逸出,且患者心慌、喘气的症状缓解,则说明胸内已是负压。此时用血管钳夹引流管两天。如患者无异常感觉,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将伤口作换药处理。观察水封瓶所引流出的液体的数量及颜色。有些患者是液气胸并存。可以引流出大量液体。若水封瓶液体量超过400ml,应及时更换无菌水封瓶,且避免空气进入胸腔。若引流出液体颜色是鲜红,则要警惕肺组织损伤。21例中有1例患者引流出粉红色液体,1天自愈,可能是引流出病灶液体之故;其余液气胸患者所引出的液体均为淡黄色。给氧患者如果症状好转,可停止输氧。

2.4心理护理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护士应尽量陪伴或多巡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在做各项检查或操作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解释疼痛、呼吸困难发生的原因,从而缓解病人对治疗的紧张和担心,教会病人自我放松技巧,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及广播或看书看报,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配合治疗。

3健康教育

向病人讲解气胸的病因及诱因,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嘱病人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预防感冒等诱因;避免用力和屏气,指导病人应用松弛疗法,教会或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日多食蔬菜、水果,戒烟酒,预防便秘,必要时可应用缓泻剂。由于气胸的复发率较高,若一旦出现胸痛、气急等气胸复发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指导病人进行肺复张的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鼓励住院病人经常翻身和咳嗽,使肺尽早复张。

参考文献

[1]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71312.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235238.

[3]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张晓君,李永文.自发性气胸病人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M].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9):90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