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语文教学的一剂良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课外阅读——语文教学的一剂良药

张帆

(海南省洋浦中学)

摘要:在今天这个语文大环境下,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包括词汇量、文学常识以及写作素材,而且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如何利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的能力,这样看来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做得好,教师的语文教学也会很容易地进行。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地进行,这就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全力配合,教师充分合理地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按量完成任务,最后以读书分享课的形式来对学生的读书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将广泛的课外阅读向有限的课内延伸,找到两者之间衔接的地方,以此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读书分享课

一、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阅读是一种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认知世界,也可以获取多种多样的知识。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书目在课后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实践的一种活动。《课标》中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增强能力。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巩固课内学习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们的想象,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正印证了这句话。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应对高考,学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大量做题,掌握一些答题套路,而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并不起针对作用,或许一些答题方法可以提高语文成绩,但如果想要使学生的语文水平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那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样也会给平淡无奇的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课外阅读既然能够帮助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则不必再为应试教育逼学生题海战术,而是用课外阅读来弥补平时语文教学的短板,也同样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课外阅读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读”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分工,教师要辅助学生搞好课外阅读,而学生也要起切切实实完成任务。

1.教师的“教”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是这样提到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按照这个实施建议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将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结合,在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小有成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读书是大有益处的,不仅能开阔眼界还能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产生共鸣。将生活与阅读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大的可能性。

(2)教师要合理安排阅读内容

虽然课外阅读学生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也不能漫无边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格对于书的品味也都不一样。以高中为例,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该渗透一些文学人物,让学生们有探究的欲望。还应适当安排些与课本相关的书目,比如四大名著,还有鲁迅的一些散文,也可以适当布置些感人的小文章,丰富学生的情感。除此之外,要容许一些知识需求量大的孩子看“闲书”,存在就是合理的,教师和家长都不要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适当引导,不同的书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他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世界,提高对世界的认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语文习惯,在他们完成基本任务之后,容许他们看他们喜欢的书目。

(3)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读书分享课

读书分享课,顾名思义,是分享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学生们分小组进行分享,要求有PPT,这种成果展示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将互相获得的知识得到分享,还可以让老师知道学生们对自己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们如果理解的不到位,老师可以在最后总结时进行主题升华,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从而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分享课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否得到,教师最后也可以给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读书所得,引导学生去看自己推荐的书目。

2.学生的“读”

“读”有各种形式:朗读、默读、浏览······那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需要注意读的方式。是不是要做读书笔记或者书评,是不求甚解地读还是细细体味,每一项都影响着读书的进度,课外阅读可以浏览快读,这样便于完成老实交代的任务,书评要有,最后有读书分享课,应该做好准备。

(1)善于发现老师布置众多书目中的某一部

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一部,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读完,并有自己内心最切实的体会。

(2)在读的过程中寻找亮点

每部书都有让你觉得震撼的地方,找到这个地方,在读书分享课的时候分享给大家。

(3)最好的课外阅读方法是默读

朱熹在《读书诀》中提到:“看文字需入在里面,要透彻,方能脱离。”在默读的过程中容易思考一些读书中发现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评论。

教师与学生需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够将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充分地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读书分享课--将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课标》中建议:“应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考查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读书分享课预期达到的目标就是这样,同时也要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评价,给他们足够的信心。下面是之前以《红楼梦》作为读书分享课的课例:

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是:读《红楼梦》说出你最喜欢的金陵十二钗之一。

各个小组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有一个组最喜欢的人物是探春。那他以PPT的形式呈献给大家,将关于探春的判词、身世、人物经历、最终归宿展现出来,做得很不错,可能也有查找资料,但是这种自我总结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教师进行评价: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思维导图画出来,对学生分享的金陵十二钗人物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十二钗其人,从而带领学生走进红楼梦,走进曹雪芹的世界。

读书分享课重在实践,重在教师能够将课外阅读融合在教学之中,在讲解高中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之前上这个读书分享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结语: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良方良策,兴趣是关键,提高了语文素养学生才能在语文课上充分地发挥,这样的语文教学生动而有趣。教师引导学生去读,学生遵照老师去做,在不断的读书分享课中逐渐获得感兴趣知识,同时又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项挑战,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当代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3

[2]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张帆(1991.1—),女,满,吉林省通化市人,中学语文教师,硕士,海南省洋浦中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