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廖万福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67-01

一、乡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现状

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然而许多智力较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难尽人意,这种现象的确令人费解,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和课下调查发现:一些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堂没有及时巩固、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回答教师问题积极性较差、缺乏深层次思考、对于作业敷衍了事。学校教育效果不明显,最终导致学生形成厌倦和畏惧学习心理。作者将学生分成四类。第一类是主动学习,能够课前预习和课下总结,能坚持阅读课外书籍,岂止于强,积极思考,具备自主学习习惯;第二类能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第三类是在教师监督下,才能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不思进取;第四类,将学生视为负担,自信心丧失、安于现状,厌倦和畏惧心理比较严重。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因此,读是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致使学生缺乏语文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学生学习效率高低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联系密切。换言之,一个丧失学习自主性的学生是很难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那么致使学生缺乏语文学习自主性的主要因素有那些?作者认为: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教师依赖心理严重。许多家长希望教师能布置更多的课外作业,大多数学生还是听从教师的建议。以至于学生学习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性严重丧失。

2.用压力代替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和强化训练而形成,许多家长却将指导变为一种压力,去替代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指明前行目标,为学生做好人生规划,以至于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成为一种为了完成家长的心愿的活动,自主性丧失。

3.自主学习习惯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系统性和连续性,当学生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习惯后,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更上一层楼。

4.许多学生认为:只要自己阅读课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就是自主学习。一般而言,当学生尝试阅读时,一种初步的自主学习习惯已形成。

三、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

作者认为:要想又快又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学生和家长保持一致。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共同分析问题、明确目标,形成共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旦丧失自主性,势必无法全面评估自我,那么培养语文自主学习更是无从谈起。为此,学生应整体把握学习现状,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家长、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以期形成教育合力。

2.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一种积极自主的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而这种习惯的养成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和训练才能形成,这需要家长、教师、和其他学生监督、提醒、激励。纵观古今中外,那些著名人物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功不可没。有鉴于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下复习,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养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逐步形成,语文素养逐步提高。

3.适当传授自主学习习惯的技巧。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传授知识不是教育的宗旨,其宗旨在于不教。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终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传授听、说、读、写的技巧,传授多种学习技巧,传授给学生鉴赏课文的技巧,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成就感,将外部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最终受益终生。长此以往,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逐步形成。

4.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契机。这需要学生具备渊博的学识、教育艺术化、秉承先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策略进行开拓创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实施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传授的技巧去阅读,自我检查,交流合作,运用教师传授的技巧预习课文,做好课堂笔记,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主体活动,师生角色定期互换,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比如:谈论法、竞赛法、故事法等等。作者认为:通过以上措施,能较好的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

5.因材施教。对于以上四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首先应挑选班级学习半阳,这些学习榜样应具备自主意识强,能引领整体学生发展和进步,以期为全体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号召学生学习这些榜样的经验,促使学生明白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高效性,邀请这些学习榜样走上讲台,讲解自身在此方面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由此一来,借助于榜样的力量,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注入驱动力,强化其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转变片面认识,提供车辆,培养其良好习惯。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能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是思想观念存在一些片面认识,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帮助其转变片面认识,促使其明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只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而并非是全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复习、自主预习,并在此基础上,邀请家长、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对此发表建议,推动学生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进行转化。对于那些对教师依赖心理严重的学生,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学生意识中,学习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教师应从培养其明确的学习目标入手,以期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其自主学习习惯。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经验之谈,由于深受各种因素限制,本文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诸位有识之士提出改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