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曹桂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7
/ 2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曹桂恒

曹桂恒

河北省宁晋县耿庄桥中学05555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理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如何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尝试如下:

一、善用朗读,诱发情感

文学是借助语言来描写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好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朗读能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文中最美、最富感情的地方凸现出来,使学生对作品思想心领神会,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

在朗读手段上,最好由教师亲自示范,因为教师范读的模样活灵活现,除了语言刺激,还能给学生神情、动作等的影响。学生从教师声音的轻重缓急、表情的喜怒哀乐中理解教学内容,入情入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根据作品的内容,声情并茂地范读,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流入学生的心田。如高尔基的《海燕》是为无产阶级唱出的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作品文笔粗犷,色彩厚重,情感激越,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师豪情万丈、慷慨激昂的朗读中,学生“看”到的是海燕与风云雷电进行生死搏斗的激战场面,不得不为海燕英勇顽强的崇高品格和坚定乐观的英雄气概而赞叹不已。虽说高尔基生活的年代离我们远去,但这作品中的伟大力量足以震撼学生年轻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这样,教师通过范读,达到“有的放矢,陶冶情操”的目的。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作品的美感、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重视范读,还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因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能领会作品语言的感情色彩,能进入作品意境之中。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反复吟诵,以活泼的语调和明快的节奏,力求把生机盎然的景色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读出来。这样,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进而产生愉悦感,得到情感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因为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才能体味得到文章的精义妙理与作者的神思妙笔。成功的朗读训练,重在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境界。

二、巧用音乐,激发情感

第一,用歌曲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大多数歌曲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课前播放乐曲、吟唱歌曲、引用歌词,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所选的歌曲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如在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时,教师可播放歌曲《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教课文《最后一课》时,可以播放反映民族危难的歌曲《松花江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二,学唱或创作歌词,深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些诗、词、曲、散文写上曲谱可以唱。教师教学这类课文之后,可让学生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完汉乐府《木兰诗》、李商隐的《无题》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教师可分别让学生学唱歌曲《木兰辞》、《相见时难别亦难》和《但愿人长久》。如果学生有音乐或写作特长,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歌词或曲谱。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古诗文教学中,笔者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设计“唱古诗”环节,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流行歌曲的旋律来唱古诗。这样,学生在吟唱过程中体会诗歌的内容、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以教师之情,培育情感

语文教师要把情传到学生身上,自己心中必须先有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根本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此做出正确的评价,不随便扼杀学生的灵感。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时,教师要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在《桃花源记》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学生说:“是一个不慕荣利的人。”有学生说:“是一个消极避世的人。”对于学生这样的观点,我们应给予肯定与鼓励,激发他们向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探求的热情。教师也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在共同探讨、平等对话中达成共识。同时教师应给学生以关心、尊重、理解;多运用“欢迎”“邀请”这类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多说鼓励性的话语,努力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名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真正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引情。

四、课外延伸,深化情感

课外,教师应让情感变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因此我们应让学生把在课堂里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亲近语文,真正做到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走进语文课堂,带着语文课堂中的收获走向生活,让他们在课外活动中也接受情感教育。如在教学《我的信念》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并出版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让学生感受到居里夫人刻苦钻研、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的高贵品质。

情感教育不但在学生认识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