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王珊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王珊珊

王珊珊

山东省平度市新河镇三堤小学266717

于初次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在平常生活中并不会找到足够多的练习时间或者方法,可以说学生在课内课外能够接触到多少英语取决于老师的努力。在教学建议中,从课堂上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和英语水平,制定学期授课计划,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进行英语教学。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课堂口语,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英语,要始终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利用课堂口语,既能营造出英语氛围,也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上,尽量用英语去锻炼学生的思维,甚至不惜辅助以手势及英汉结合。虽然有的学生还免不了中式英语,还是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让学生带着老师的激励的语言,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轻松地、愉快地感知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加强师生互动,创造氛围

首先,在新教材的指导下,英语课堂不能满堂灌,要多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例如,教授单词时,重点单词和句型应多操练,举出各种典型例句和生活性强的例句,让学生充分参与。在反复操练中,兼顾那些学困生,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其次,在课堂教育当中,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来进行英语的课堂教育。建议中对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条件,特别是朗读部分,朗读的拖音情况是必须纠正的,不纠正的话,最终只能导致学生不能好好掌握朗读的文章。

再次,最能够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就是学生的作业,当然这里的作业不单单包括书面作业,还有听、说、朗读等方面的作业,可以根据建议要求的让整个的作业评价和课堂评价以及活动评价各个方面来完成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不能够只专注于一点上面。

最后,通过家长以及教师在学校和家庭当中的英语氛围的创设,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英语,使用到英语,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只有使用它,它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交流内容;只有使用,你才能够得到更多。

三、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个认识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策略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有一定的词汇量,掌握语法技能;会查阅资料和工具书;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等等。它也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他们生活阅历的不同、掌握语言的能力不同,教会他们不同的阅读的学习策略。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及不同风格的作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师生互动型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它的过程是:教师导入→学生意知、精读→教师讲解→巩固操练,最后学生内化语言。

操作过程:

(1)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questions或简单的choice。这一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3)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2.自主开放型策略

这也可以称之为弹性阅读,以课外读物为本,进行阅读教学。

此方法一般在高年级使用。可以有两种安排:

一是腾出课堂教学的1/3时间用以自读,教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自由地阅读。

二是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是课堂所学的延伸。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