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引导,变“玩”为“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相“机”引导,变“玩”为“乐”

彭柳鲜

彭柳鲜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545300

摘要:本文从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玩”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学生“玩”的原因,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实践技能,应该改变以往的“讲解——示范——模仿——上机”的教学模式,从“玩”入手,借助电脑,适时引导,让学生变“玩”为“乐”,在乐中学,在乐中练。

关键词:实训教学在乐中学在乐中练

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的传统模式是讲练结合,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往往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因而普遍存在“玩”的现象。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实践技能,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计算机教师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此,本人针对学生“玩”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尝试,望能抛砖引玉。

一、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职生在计算机实训课中,普遍存在借“机”而“玩”的现象,教师用广播加以控制,则往往顾此失彼,事倍功半。据我在课堂上的观察发现和课后对学生的交谈了解知道,我们教师不得不面对如下的现实。

一是学生听课率低。

当教师讲解示范的时候,认真看广播示范的不到50%;看着广播示范发呆的游离现象有近20%;近20%的学生是讲小话,做小动作;有近10%的学生是东张西望,无所事事。

二是学生上机率低,基本是在玩。

学生在上机操作练习时,如果教师开通网络,会有大半的学生上网聊Q、看电影、玩游戏;如果教师关闭网络,就会有相当多的学生转而玩系统自带的小游戏,边做边玩的也不在小数。课后我曾多次找些学生来询问原因,他们毫无掩饰地说,坐在电脑面前就是想玩QQ、玩游戏,觉得做练习没意思,上机练习大多是应付了事。玩成了他们的天性,如何改变“玩”的现象,是我们计算机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解决策略

1.“玩”变身,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的角色和定位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如果学生觉得教师来来去去都是讲解和示范,毫无新意,实在腻得慌的话,不妨来个师生大换位,互换身份,“玩”一下变身,让学生做老师,让学生来讲解,让学生来示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变身,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甘做学生的下手。在学生讲解示范有困难的时候,或者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顺利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了在知识的传授中不至于产生错误而闹笑话,就不得不去主动学习,哪个学生还敢懈怠?值得注意的是,“玩”变身的目的不是惩罚学生,更不是为了看学生的笑话而故意为之,教师始终要保持诚恳的态度,教师要有目的地“扶”,让学生完全地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指引和帮助的。

2.“玩”网络,促使学生自主训练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娱乐方式,用手机或电脑聊天、娱乐日益成为青少年的时尚,可以说没有哪个中职生不在聊QQ或玩游戏。既然学生在上机的时候是那么喜欢聊QQ、玩游戏,那么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让他们在聊QQ中学,让他们在玩游戏中练,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使学生自主训练。

网络教学方式是计算机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计算机及网络所提供的集成化的教学环境,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法。除了可利用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演示环境、辅助学习工具、师生交互环境等来取代教材、黑板、粉笔等基本的教学载体和手段,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教师可利用QQ来教学,让学生通过QQ聊天的形式,相互沟通,互通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让学生下载游戏,分析游戏实例,师生共同制作小游戏,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精益求精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

3.“玩”电脑,促使学生达成学习任务

对学生来说,“玩”电脑是等同于“玩”网络的,但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这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玩”网络仅仅是“玩”电脑的一个方面而已。对此,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知道这两者的区别,否则混为一谈,势必在学习和上机的过程以“玩”网络为中心,从而荒废了学业。计算机专业是以“玩”电脑为主要任务的,每门专业课程都离不开电脑,关键是如何在“玩”电脑中获得乐趣,达成学习目的。

总之,学生的“玩”是他们固有的特点,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玩”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够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何可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三版。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