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探班主任成长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破茧成蝶,探班主任成长途径

王永丽

重庆市万州区龙驹中学404100

摘要:笔者基于成长的相关理念,从班主任身心的双重成长中提出了有利于班级管理的相关观点,首先,定位需求,铁杵磨成细针;其次,找准方向,管理回归生活;再次,求真向善,情感唤醒心灵;最后,迸发激情,教学光芒四射。

关键词:班主任破茧成蝶师生关系

基于毕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个体的出生到死亡可称为成长。可是,对于班主任而言,成长远远不止身体趋于生命的应有阶段,与此同时更多应该是在思想与实践上对管理班级、引导学生有所反思与成熟,从而逐渐定位在教育教学中自身价值,即身为教师的班主任该具备的破茧成蝶式成长。

一、定位需求,铁杵磨成细针

面对“课堂教学变革”的思潮引领,我们更多地需要关注全社会的需求。从学生自身发展而言,班主任提供的知识、自身素质等各种因素刚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那么班级管理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只是现如今该如何把握好需求的这座天枰?从班主任自身发展需求而言,一系列的管理困惑都将是天使的折翼,将其归纳、提炼、总结、延伸定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而言,智者的情商绝对不能过低,在素质教育的大本营中,“情”包含在方方面面,例如同学关系的处理、看待问题的角度的换位等。

二、找准方向,管理回归生活

以权威震慑从而达到管理目的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如今提倡尊重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可是在现如今班主任与学生间若即若离的新型师生关系中,难免有部分班主任迷失着自身的方向,得过且过。这完全违背了2006年颁发的M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班主任角色是学生发展的“教育者”和“指导者”这一宗旨。既然班主任的角色特征具备主导性、示范性、协同性、浸染性等特征,那么我们更应该将班级的管理融入自身的成长发展方向中,决不可因为自身的消极与堕落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什么是课堂?什么是管理?情境教学的利与弊?学生的主体地位究竟该怎样得以发挥?如何把握师生交往中的“度”?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惑着我,但正是它的存在让我不断思考,不断蹲下身子去观察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逐渐找准班主任成长的方向。

1.以学生为主体,将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导演的舞台,自己设疑、自己探究、自己解答、自己领悟。这必须要求班主任多观察、多思考,敢想、敢做的班主任才能真实地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

2.管理目标的设定,必须回归生活。班主任的一切管理模式都应该来源于生活,重在言传身教,用情感唤醒情感,以人格碰撞人格。

三、求真向善,情感唤醒心灵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理想的,是善、美和真。”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墨子云:“博爱之谓仁。”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保持童真童趣是每位班主任都应该拥有的一项特质,抛开权威的面具,与孩子们一起微笑一起思考,将最真的自我袒露给彼此。当然,一切的根源必须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上,围绕管理目标,将善的心灵散播开来。结合近期管理经验不难发现,孩子毕竟是孩子,俯身一句贴心的问候,不经意间的拍肩,偶尔的奖励性小礼物等等,这样一些“善”的关注迟早有一天会使那颗看似冥顽不化的小心灵慢慢靠近你。人们都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我想,教师不仅是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许多的快乐。“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四、迸发激情,教学光芒四射

在变革课堂教学中,有一点时刻提醒着我,即教育应该是一场持久战,面对不同的敌人,我们应永葆激情地创造性地迎接挑战。面对学生们出现的各种问题,激情刺激下的班主任肯定会思考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那么班主任的激情从何而来呢?个人觉得应该是“爱”!它作为产生激情的源泉,应该围绕在师生复杂的关系中。至少在充满激情教学的背后,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能将对教学的热情奉献与值不值相提并论。这并不是经济学问题,况且也不用将单纯的教育教学工作复杂化。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必须有信心、能等待鲜花盛开的时刻。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在这看似短暂却又漫长的时间里,充满激情的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以情感唤醒情感,以人格影响人格。

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时代早已过去。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为了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资之深,才能取之左右逢其源。因此,只有顺应时代的需求,管理回归生活,德育以情动人,班主任激情奉献,方可破茧成蝶,在育人的田野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J].教育研究,2005。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译林出版社,2013。

[3]吴同喜构建德育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4]刘瑛肖福州班主任德育方法探讨[J].教育管理,2015,(4)。

[5]杜艳丽班主任工作之我见——略议小学班主任工作[J].读写算(教育管理研究),201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