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张秋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张秋霞

张秋霞

◆张秋霞山东省青岛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小学266408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有的教师一讲到底,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学生被动学习,成了做题的机器。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只是一味死记硬背,每天做大量重复机械的作业,结果弄得身心疲惫。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恐惧,课堂费时低效,教学质量一直徘徊不前。笔者认为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在打造高效课堂上下足功夫。那么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呢?

一、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

课前要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因为预习能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课前教师要让学生提前熟悉教材,让学生通过看情境图找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记下来,上课时认真听、重点听。

如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预习卡:我国的克隆技术很先进,这是我国2003年10月29日和31日在山东莱阳学院出生的两头克隆牛,它们分别叫“健健”和“壮壮”。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

从图片上你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列式吗?你能尝试解决吗?你有什么疑问?

二、提前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教师如果备课不充分,上课就会杂乱无章,比较随意。备课时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定好三维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需要准备好教具,设计好训练题目和教学课件,让学生准备好学具,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教学的切入点。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法和学法,这样的课堂才是科学的、高效的。

如在教学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首先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明确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重要一环,又是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素材。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生长点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小学生年龄小,擅长直观形象思维,但抽象思维能力差,有的孩子能将概念倒背如流,但对概念的真正意义和如何使用却不得要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

三、扮演好角色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质疑,让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要让学生先学,在此基础上再教,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要时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四、关注每一位学生

课堂上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及时的鼓励,都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思维一直处于最佳状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水平,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一些指导和帮助,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多表扬,多肯定,帮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每一名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五、优化教学过程

数学课上,教学情境导入要设计好,要做到引人入胜,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时,我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篮球比赛的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谈话“其实要取得一场篮球比赛的胜利,不仅需要优秀队员,还需要优秀的教练。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看一场篮球赛,请同学们来当小教练,好吗?蓝队比分落后了,该换谁上场呢?”这样导入让学生以“小教练”的身份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去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

引导学生自学时,要求要明确,方法要恰当,指导学生围绕问题思考寻找答案。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巡视指导,增强实效性。如在教学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一课时,结合《正比例的意义》一课的学习,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反比例的意义,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比例的意义,我们是通过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学习的?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首先这两个量得有什么关系?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什么是一定的?”通过这样的四个问题,既复习了正比例意义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又让学生对反比例的意义的自学明确了方法和要求。

课堂小结要做到画龙点睛。数学课堂小结是整个数学课堂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后环节,是老师和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课堂学习即将结束时进行的归纳回顾。有效的课堂小结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掌握,还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